(来源:AJU视界)
距离韩美关税协商最后期限仅剩5天,双方正展开高级别密集谈判,尽管韩国政府虽已接受美方关注议题,在敏感的农畜产品领域提出较原方案更进一步的修正方案,但美国仍要求韩国做出更大让步并持续施压。
被视为最大竞争国的日本以5500亿美元的综合投资方案获得美国对等关税及汽车零部件关税的下调,这令韩国谈判团队陷入被动。鉴于美国的最终目标是制造业复兴,政府研判美方急需造船等产业合作筹码或成为谈判的催化剂,正全力展开对美游说工作。贸易领域消息人士27日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本月24日至25日(当地时间)进行的谈判中未能达成协议。
据悉,金正官在24日的谈判中向美方提出了比原方案更进一步的修订案,但美方仍要求韩国做出更大让步。韩国总统室随后开会就接受美方要求程度进行讨论,并于25日再次提出新的方案。在此过程中,韩方可能在被列为“红线”的部分农产品领域接受美方提出的部分条件。
特朗普政府对李在明政府成立后,与韩方进行的贸易协商首次表态称具有“建设性”,显示出对与韩国达成协议的积极态度。但美方在韩方反复提出修正案的情况下,仍要求做出更具实质性的让步。目前,金正官与通商交涉本部长吕翰九延长在美行程,灵活应对协商局势的变化。
在此前的韩美谈判中,美方主要在农产品、数字贸易及汽车三大领域对韩施压。尤其对牛肉、大米等农产品态度极为强烈。由于农民与美国“铁锈地带”工人阶层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群体,美方强烈希望韩国在农产品领域做出具体让步。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大多数国家均承诺扩大农产品采购、开放市场等。
尤其是日本承诺对美国进行5500亿美元的投资令谈判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此前韩国以主要大企业为中心提出了1000亿美元以上的制造业直接投资方案,但美方仍要求韩国像日本一样为美国制造业复兴提供资金支持。
日本率先“交卷”令韩国更加趋于被动,分析认为,韩国无需照搬日本的模式,应发挥造船业等独特优势,寻找创造性解决方案。在中美新冷战的背景下,美国为实现制造业复兴与本国供应链重组,亟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韩国政府考虑提出对造船、半导体、电池等战略产业进行直接投资,并培养本地人才在内的“一揽子”产业合作计划,突出韩国是美国不可替代的“制造业同盟”,以实现双方共赢的“正和博弈”(Positive Sum)。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具润哲将于下周访美,同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会晤。外交部长官赵显也将于下周同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会晤,将在最后冲刺阶段为谈判注入动力。
但留给韩国的时间极其有限,特朗普、霍华德·卢特尼克、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等人因与欧盟和中国的谈判相继前往欧洲,预计特朗普返回美国后的7月30日和31日两天将成为对等关税生效前的最后谈判窗口。
上一篇:大同加派人员拉网式搜救失联中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