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数据显示,1月至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65.0亿元,同比下降1.8%;实现营业收入6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5%。
具体到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数据显示,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增速与5月份持平;实现利润总额7155.8亿元,同比下降4.3%,降幅较5月份收窄4.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关键指标。观察利润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企业健康状况、发展活力,监测分析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同时更加深入地分析工业生产走势和研判宏观经济形势。
谈及工业企业盈利表现,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表示,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整体跌幅较2024年末收窄,表明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发力见效。特别是制造业改善明显,利润由5月份下降4.1%转为增长1.4%,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支撑作用突出。
在制造业中,哪些细分行业利润增长较快?
其中,装备制造业营收、利润快速增长,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8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介绍,6月份,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较5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利润由5月份下降2.9%转为增长9.6%。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4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特别是汽车行业在车企促销带动销量快速增长叠加重点企业投资收益增长等因素作用下,利润增长96.8%。
制造业中,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相关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凸显我国制造业的“硬实力”和“科技含量”。比如,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的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飞机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8.1%、19.0%、17.8%;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40.9%、12.5%;锂离子电池制造、生物质能发电、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72.8%、24.5%、22.2%。
“两新”“两重”政策落地效果在工业企业利润中得以体现,电子、家电、厨卫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具体来看,6月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印刷制药日化及日用品生产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家用空气调节器制造、家用通风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60.0%、97.2%、21.0%、9.7%。
展望三季度,马泓表示,鉴于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国内“反内卷”政策陆续出台,短期焦煤、钢材等商品价格快速反弹,有助于行业去库存节奏加快,内需和工业部门物价水平有望边际改善,预计三季度工业企业效益有望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