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荣
看到一个瓶子倒在地上,你会将它扶起来吗?
如果是在自己家里,我相信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将它扶起来。但如果是在你的子女家里,你是选择扶呢,还是视而不见?
一位与儿子和中国儿媳妇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外国公公,是这样选择的——视而不见。儿媳妇在她的视频里,讲述了很多这位公公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细节。其中她说,有一次,客厅的一个花瓶倒在了地上,她的公公在客厅里来来回回走了几趟,他显然也看到了那个倒掉的花瓶,但他,每次宁愿跨过去,或者绕过去,也不肯弯腰将花瓶扶起来。
这位公公,也太懒了吧?后来,媳妇委婉地问她的公公,为什么看见倒掉的花瓶,而不将它扶起来?公公的回答是,我以为那是你们故意放倒的。他又补充说,我与你们生活在一起,已经给你们增添了很多不便和麻烦,我不想再有丝毫的改变或影响你们的生活。
在公公看来,哪怕是扶起一个倒掉的花瓶,也是在改变这个家庭的布局,可能导致主人的不适,在不能断定这个花瓶是被风刮倒的,还是女主人故意这么放的之前,他选择了视而不见。媳妇还讲了很多公公的“奇葩”事:比如他在家里很少讲话出声,平时你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他从来不会走进儿子儿媳妇的房间和孙子们的房间;也从来不会主动为家里做任何一件事情。但是,如果儿子或媳妇交代了他一件事情,他也乐于去做,且没有任何怨言,比如偶尔请他去送一下孩子上学,他一定会准时接送,从无差池。
这位公公,在儿子家里,所遵循和做到的,就是“边界感”。他清楚,自己在儿子的家,就是个临时寄居的客人,不打扰,不干涉,不影响儿子一家原本的生活,就是他的原则。
忽然好奇地想,如果是一位爱操心的妈妈或婆婆,来到了自己的子女家里,会怎么做?
看到一个瓶子倒在了地上,她会立即将它扶起来,一边扶,一边唠叨:“哎呀,瓶子倒了也不晓得扶起来,看看家里乱成了什么样?”
放眼一看,家里可真够乱的:沙发上散落着书和遥控器等杂物,从阳台上收回来的衣服,凌乱地堆在床头,被子也不叠;卫生间更糟糕,洗漱用品摆放得乱七八糟,马桶半年没刷了吧?厨房更可怕,锅碗瓢盆无序地叠放,水池里早上吃的碗筷也不洗,冰箱里的马铃薯都发芽了……看不下去,实在看不下去!
看不下去怎么办?勤劳的妈妈(或婆婆),立即挽起袖子,系上围裙,收拾,打扫,归纳,叠的叠,藏的藏,扔的扔……累得腰酸背痛。但再看看孩子的家,干净多了,整洁多了,舒服多了,焕然一新,再辛苦也值得。眼看儿孙们该下班放学了,又赶紧一通洗择烧,做饭做菜。等孩子们回到了家,看到大变样的家,满心欢喜地等着他们的感谢和赞美呢,不料孙子先嚷起来了:“我桌子上的那个纸盒呢?”“什么纸盒?”“我早上出门前,明明放在桌子上的……”卫生间又传来儿媳妇(或女儿)不满的询问:“妈,我那个蓝色的瓶子呢?”
妈妈(或婆婆)真憋屈啊,自从跨进了这个家门,就没有闲下来,为你们打扫卫生,收拾衣物,洗洗抹抹,忙这忙那,累得跟条老狗一样,最终却没讨得一句好。
吃力不讨好也就算了,这都大半夜了,一个个还不赶紧睡觉,明天你们不上班上学了吗?熬夜不伤身吗?看你们年纪轻轻的,都熬成什么样子了?忍无可忍,一把推开儿子(或女儿)的房门:“这么晚了,你们还不睡觉?”……
妈妈(或婆婆)做错了什么吗?家里太脏,为你们打扫干净还错了?家里这么乱,为你们整理整齐还要挨埋怨了?变着法子为你们烧好吃的,还要被你们挑三拣四?生活这么没规律,我说你们不都是为你们好吗?
付出,辛劳,操心,唠叨……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好。唯独忘记了“边界感”。而问题就出在这儿,这是儿子的家,儿媳妇的家,女儿的家,女婿的家,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自由,保持边界感,不打扰,不干涉,也许才是最好的状态。
上一篇:土地“边角料”变身社区服务设施
下一篇:靠海吃海,吃法可以再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