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阿热依·热依哈巴提 通讯员 阿曼古丽
“这一幅幅水墨画里的瓜果,看着就像真的一样。看了郭瑞霞老师的画展之后,我对国画更有兴趣了。”7月15日,在七师一三一团屯富园社区郭瑞霞非遗工作室里,一三一团中学学生杨梓涵望着逼真的哈密瓜、葡萄等画作,难掩激动之情。
郭瑞霞非遗工作室里,数十幅水墨国画作品静静挂在墙上。画中的哈密瓜纹路清晰,切开的果肉透出琥珀般的光泽;紫莹莹的葡萄挂满藤蔓,水珠仿佛还在果皮上滚动,淡淡的香甜仿佛从画面中溢了出来。这些极具感染力的瓜果画作,吸引着众多绘画爱好者驻足观赏、交流。
郭瑞霞的艺术之路始于对绘画的痴迷。2000年,她来到一三一团中学担任美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从未放下画笔。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50岁时她成为一级美术师,用丹青妙笔描绘新疆瓜果。
郭瑞霞擅长花鸟画,尤爱以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哈密瓜为创作主角。她突破传统画法,将国画写意的灵动与油画的写实技法融合,创造出“先淡后浓、层层叠色”的绘画方式——以水为媒,用彩色水墨逐层铺染,在反复调整中精准把握瓜果的形态与色泽,最终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写实效果。
“瓜果看着好画,实则暗藏玄机。”谈及创作,郭瑞霞打开了话匣子,“想要画出瓜果的水润感,就得在生宣上层层叠色。可生宣薄如蝉翼,虽然叠色次数越多,瓜果的虚实层次越丰富,但纸也越容易烂。我多少次画到关键处时,纸就破了,只能从头再来。”正是在这样的反复尝试中,她攻克了用水墨表现苹果、梨的技术难关。
郭瑞霞的执着让她收获了业界认可,其独创的层叠绘画技法在2021年被列入七师胡杨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让新疆瓜果通过国画走向世界,把这项非遗技艺传下去,是我这辈子的执念。”郭瑞霞坚定地说。
为了这个执念,她在屯富园社区的支持下成立工作室,向绘画爱好者敞开大门。每逢假期,工作室里的“红领巾小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她手把手教孩子们握笔、运墨,播撒国画种子。社区居民董婷婷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跟随郭瑞霞学习4年后,如今已经能熟练运用层叠绘画技法画出鲜活的瓜果。
“第一次看见郭老师的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画里的哈密瓜像真的一样,真想摘下来咬一口!”董婷婷回忆道,“拜师后,郭老师教得很认真,从调色到运笔,毫无保留。没想到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成为非遗传承人。未来我要像郭老师一样,把这门手艺传给更多人。”
多年耕耘,终结硕果。郭瑞霞的多幅作品被编入纪念邮册,其中《天下一香》入选中国新长城文化榜。如今,她的瓜果画作已经远销法国、新加坡、爱尔兰等10余个国家,让世界透过水墨光影认识了新疆和兵团。
“我要把毕生精力全部投入瓜果绘画的创新与传承中。”郭瑞霞望着工作室里学员们的习作,眼中满是期待,“让更多人通过我的画作认识新疆、认识兵团,让这项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更旺盛的生命力。”
下一篇:鲜食玉米:咬下脆甜糯 口有玫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