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时斓娜)“听说母亲出了交通事故心里咯噔一下,正焦头烂额的时候了解到道交救助基金可以垫付抢救治疗费用,现在花了近15万元,都由基金垫付,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7月11日,在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说起63岁的母亲刘爱珍因交通事故受伤,谢嘉伟仍心有余悸,同时对基金垫付抢救治疗费用满怀感激。
交通事故发生后,能否得到及时救治关乎伤者生命安危和一个个家庭的幸福。那么,“救命钱”从哪儿来?为解决这一问题,山西省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抢救治疗费用。
“伤者情况极为危急,马上启动绿色通道!”时间回到6月24日上午,处理这起事故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交警李仁智一边将伤者送医,一边联系山西省道交救助基金临汾市服务站。
收到消息的道交救助基金工作人员行斌立即启动预担保程序,协调基金垫付,让医院毫无顾虑地开展救治。经过5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刘爱珍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工作人员杨昆介绍,在山西省首创的“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无差别救助机制下,发生交通事故后,由交警出具抢救费垫付通知书,道交救助基金预担保抢救费用,治疗结束后,再由基金管理人将费用划拨至医院账户。“所谓无差别,就是不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也不论伤者承担什么责任,都一视同仁地垫付。”杨昆说。
道交救助基金的高效运作有赖于成熟的机制。据了解,山西省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定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搭建起伤者、交管、医院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临汾市中心医院,记者看到了一个特殊的窗口,这就是道交救助基金“警医保服务站”。伤者送医后,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告知基金政策,并协助家属填写申请材料。“服务站面积不大,却发挥了重要作用。”临汾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张艳明说。目前,山西省8个地市医院已设立10个服务站,通过警医保联动,不断提升急救速度。
作为省重点民生项目,山西省道交救助基金发挥了实实在在的“救命”作用。数据显示,无差别救助机制运行5年多来,基金累计救助超2.3万个交通事故困难家庭,垫付超7.16亿元。同期,山西省交通事故死亡率从5.24%降至2.44%,下降一半以上。
“启动快、联络快、救治快!”对道交救助基金的作用,常年在事故处理一线的李仁智有切身体会。“发生交通事故后,很容易引发各种矛盾。有了基金垫付,不仅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和家庭,还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我们的工作也轻松多了。”李仁智颇有感触地说。
上一篇:成资大道上跨成渝铁路桥梁完成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