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站联合助力云南文山石漠化地区“绿肥+”生态农业创新发展
创始人
2025-07-21 20:01:46
0

7月15日至16日,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水田及水生绿肥栽培岗位科学家聂军研究员及团队成员廖育林研究员、黎鹏博士,昆明综合试验站站长付利波研究员及团队成员王志远副研究员赴云南文山州,针对文山州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开展专题调研,与文山州农业科学院相关专家一起,共同探讨绿肥技术在石漠化治理和特色农业中的创新应用。

专家团队特别关注了绿肥在石漠化地区的适应性种植技术,如耐旱绿肥品种(如田菁、木豆)的筛选及其在坡地水土保持中的应用,为生态脆弱区提供可持续的土壤修复方案。专家团队先后走访了西畴县西洒镇、文山市红旗林场林下的三七仿野生栽培基地,西畴三光片区猕猴桃试验基地及文山市庄子田村仙人掌生产园区,深入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现状及绿肥技术需求。

专家团队边调研边提出了工作建议:针对三七仿野生栽培模式,通过间作紫云英、光叶苕子等绿肥作物,不仅能固氮培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减少土传病害,提升三七品质,绿肥覆盖可提高三七种植区的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效缓解连作障碍。在石漠化区猕猴桃基地的夏季高温易导致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果树生长,专家团队建议采用印度豇豆或柳叶山蚂蝗作为夏季覆盖绿肥,既能减少水分流失,又能活化土壤中的磷、钾元素,促进养分循环,提升土壤保水能力,同时减少化肥使用量。文山市仙人掌生产园区的创新实践尤为引人注目,专家团队建议在仙人掌行间种植耐旱绿肥,替代部分有机肥,可降低生产成本,还改善土壤结构,使园区地表形成天然的“生态地毯”,“绿肥+仙人掌”这一模式将为石漠化地区的土壤改良提供新思路。专家团队还进一步提出,在类似干旱石漠化区域,可推广“绿肥+鱼鳞坑”技术,通过微地形改造结合绿肥种植,显著提升雨水截留率和土壤墒情。

7月17日上午,“聂军专家工作站”在文山州农科院举行揭牌仪式。聂军研究员表示,将根据文山州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提供合适的绿肥品种,并做出合理搭配,同时积极挖掘当地的绿肥种质资源。结合当地中药材及水果种植的特色,发展“绿肥+三七”“绿肥+猕猴桃”等特色农业,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提高文山州脆弱生态区的抗逆性。此外,还会将湖南水田生产应用中成熟的绿肥技术推广到当地八宝米的生产中,助力八宝米产业提质增效。下午,聂军研究员以《稻田和果园绿肥生产利用与增值技术》为题作学术交流。

调研期间,专家团队与当地农业部门、种植户进行了深入交流。聂军研究员强调,文山州石漠化治理与特色农业的结合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绿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修复生态,还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付利波研究员指出,未来应进一步优化绿肥品种搭配,探索“绿肥+经济作物”的复合种植模式,如“绿肥-三七”“绿肥-猕猴桃”等,形成可推广的标准化技术方案。同时,结合文山州气候特点,筛选耐旱、耐瘠薄、耐阴的绿肥品种,以适应不同生态区的种植需求。

此次调研及专家工作站的成立,为绿肥体系与文山州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达成共识,将联合开展技术示范与培训,建立长期观测点,监测绿肥对土壤改良、作物产量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专家团队认为,文山州的探索为全国石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通过集成耐旱绿肥品种、微地形改造及复合种植技术,绿肥将成为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核心抓手。通过政策支持、科技赋能和产业融合,绿肥技术将在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农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云南网通讯员 屈用函 黎鹏 杨艳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安中证基建指数发起式A净值上... 华安中证基建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安中证基建指数发起式A,代码016908)公布7月21...
教师个人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教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确定了本学期德育教育理念:引领幸福,奠定快乐人生;坚持规范,养...
万家中证工业有色金属主题ETF... 万家中证工业有色金属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简称:万家中证工业有色金属主题E...
最新或2023(历届)初中老师... 炎炎夏日已经过去,转眼已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本期我接受了学校交给的繁重工作——初一(2)班和(5)班的...
最新或2023(历届)小学美术... xx小学美术教师工作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各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