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日前正式公布。这是我国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共63个试点项目入选,包括13个城市、22个行业和28个企业可信数据空间。
据悉,此次试点工作旨在打造一批资源丰富、应用创新、生态繁荣、成效显著的可信数据空间,在数据资源可信共享、数据要素价值共创、数据产业创新培育、数据流通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可信数据空间是互相信任的合作伙伴之间建立的一种数据关系。在可信数据空间中,各参与方应用了统一标准和规则对其数据进行存储和共享。”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介绍。
在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方向,入选试点包括上海数据集团申报的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上海),厦门信息集团申报的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厦门),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申报的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贵州)等。
在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方向,入选试点包括中国南方电网申报的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能源),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申报的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基础科学),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申报的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油气储运)等。
此外,中国南方航空、中国工商银行、广州汽车集团等28家企业,分别申报的企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成功入选。
“引导和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是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引导制造业领域提质转型升级的必要举措。”中汽中心所属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鹏分析,可信数据空间通过制定价值链信息和数据共享的统一标准,可促进产业链各方实现安全、标准化的数据交换,推动产业链中数据的有序流动、数据资产的高效配置以及数据与市场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