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香港书展7月16日开幕,一连7天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今年书展的主题是“饮食文化·未来生活”,鼓励香港市民阅读各式各样与饮食相关的书籍,探讨文字背后的文化风情、生活态度等。
16日书展一开幕,主管香港文体旅政策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便现身会场挑选书籍。她接受采访时说:“今年书展气氛好好,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一步入会场,就闻到阵阵书香,可以沉浸于书香之中好好看书,是最开心的事。”
书展吸引不少学生参与,有小书迷说,自己早上8时就从元朗出发了,读书可以让他学习知识、成长,对未来步入社会和职场也有帮助。
香港书展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自1990年起每年7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是亚洲最大型的书展之一,也是香港夏季盛事。本届香港书展将举办超过620项精彩文化活动,与“香港运动消闲博览”及“零食世界”两大展览同步举办,一共吸引770家参展商,主办方预计入场人次将超百万。
展区内的“世界文化艺术廊”通过8张主题餐桌,围绕外卖、茶餐厅文化、食疗、环保永续、餐桌礼仪等话题,展示世界各地相关书籍及展品。每一张餐桌各有主题,中间摆放了艺术装置,四周是相应的饮食类书籍。例如,一张餐桌的主题是“心灵慰藉”,桌子正中间摆了正在发酵的酒,四周书籍的内容主要是食物对人心的疗愈,其中有一本是前不久刚刚过世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的《过好这一生》,书籍强调吃吃喝喝与豁达的人生态度。该展区的策展人何力辉说,希望通过这8张主题餐桌引发大众思考——日常饮食如何反映生活态度。书展的“年度主题讲座系列”则邀请了饮食文学作家,包括太平馆餐厅第五代传人徐锡安、饮食作家李纯恩等,从文化及生活多角度分享饮食见解。
香港书展今年首设“文化及创意产品区”,展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澳门特色的文创产品、故宫博物院宫廷文创精品等。现场设置不少非遗互动区,如“舞狮头打卡”等,通过一系列艺术家的设计,让观众感受非遗和日常生活的关系。不少参展书商力推历史人文书籍。香港商务印书馆今年主推香港历史系列书籍,比如香港掌故专家郑宝鸿撰写的新书《香港巴士百年光影──从公众电机车、街坊汽车到巴士》,帮读者了解香港从人力车到巴士的百年演变历程。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港九大队志》增订版。
上一篇:环球圆桌对话:新德里“FTA路线图”应展现哪些战略远见
下一篇:夏天如何保护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