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驰)普陀区长寿路附近一段人行道的盲道“缺位”问题,近日让视障市民汪先生犯了难。他近日向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反映,从长寿路拐至常德路,再前行至新会路,这段约200米的路程上,盲道完全“消失”,给残障人士出行添了不少麻烦。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从胶州路长寿路路口向北的人行道上,盲道铺设完整,行人路过时大多会自觉避让,沿两侧绕行。然而,行至长寿路与常德路交叉口后,盲道便“戛然而止”。记者沿常德路向南步行约200米至新会路人行道附近,全程未见到盲道的踪迹。
“盲道对我们来说,就是出行的‘生命线’啊。”汪先生坦言,每天他都要去附近的盲人按摩店上班,这段路是必经之路。如今没了盲道指引,他没了方向感,心里总是发慌,再也无法独立行走,要么得靠家人陪同,要么只能冒险贴着非机动车道边缘挪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路段紧邻多个商业体和住宅区,人流量大,不少非机动车还常“借道”人行道行驶,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隐患。
采访中,不少过路市民直言,无障碍设施不能“断头”,应当保证设施设置规范、连续,且能被有效使用。“盲道全不全、畅不畅,直接关系着城市文明的成色。”市民王女士说。
汪先生更是呼吁,相关部门应尽快落实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同样是市中心主干道,不能厚此薄彼——长寿路盲道齐全,常德路、新会路却‘断头’,可不能把实事项目做成‘半拉子’工程。”他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无障碍步道的“全覆盖”,切实提升城区整体环境品质,让各类人群的幸福感、满意度再上一个台阶。
下一篇:王晓明老师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