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市说新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的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中非质量提升计划,推进中非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派出专家团队赴赞比亚奇邦博农场与锡纳宗圭农场开展第二期农业标准化技术援助。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的团队通过组织标准研讨、专题讲座、田间实操、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当地500余名农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注入标准化动能,助力赞比亚农业提质增效。
标准研讨,因地制宜制定标准化生产良方
为切实提高小麦、玉米、辣椒和万寿菊全产业链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专家团队与农场负责人、种植管理技术部人员、赞籍工人等农场主要人员围绕标准技术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会上,专家们将中国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践与赞比亚农业生产实际进行了有机融合,提炼、总结并完善以中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经验为蓝本,赞比亚农业生产实际为重要补充的标准30余项,有效推动了中国农业标准化经验在赞比亚本土转化和落地生根。
图为专家们召开标准讨论会。技术培训,面对面讲授标准化操作要点
为整体提升农场种植工人的标准化意识水平,专家团队为500余名农场管理人员和种植工人举办了标准化栽培要点专题讲座,围绕小麦、玉米、辣椒和万寿菊四种作物,系统讲授了不同种植环节的操作技术要点。培训前,专家们还向学员发放图文并茂的《辣椒全程标准化种植技术要点》《万寿菊全程标准化种植技术要点》等手册,图文并茂的操作指南让复杂标准一目了然。
图为学员围坐研读手册。田间课堂,手把手传授标准化实操经验
在生机盎然的辣椒和万寿菊田地里,一个个不同工种的赞籍工人正在忙碌着补苗、栽种和采收工作。中国专家走进田间,仔细观察种植工人的操作方法,手把手指导他们严格按照技术手册要求,执行播种深度、移栽时株行距、定植深度、水肥管理等要点。
左上图为中国专家在辣椒田中手持测量尺指导赞方学员调整株距;左中图为中国专家与学员共同查看万寿菊花苞成熟度;右下图为中国专家向学员发放辣椒种植中英文标准化操作手册。
“中国专家教的方法太实用了!以前种辣椒很随意,现在知道了标准行距能让辣椒长得更大、病害更少。以后我的工作一定能做得更好!”锡纳宗圭农场的生产主管穆伦加在田间由衷赞叹。
图为中赞双方人员在丰收的农作物前合影留念,展现合作成果和友谊。知识竞赛,点对点激发标准化生产热情
“原来同样的种子,按标准种下去,收成能差这么多!”奇邦博农场的种植工人查尔斯在标准化知识竞赛后兴奋地说。这场别开生面的竞赛吸引了约50名农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参与。竞赛内容紧密围绕辣椒、万寿菊、小麦、玉米等当地主栽作物的标准化生产规程,涵盖种植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核心知识点。中国专家们特别为参赛者准备了印有标准化logo的工作服、纪念品以及日常生活必需品,激发了学员们学习和运用农业标准化知识的积极性。
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合作司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总局深入实施中非质量提升计划,在赞比亚等国家开展中非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希望通过帮扶当地增强农业标准化种植技术和农业人员标准化意识,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效率,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提高收入作出贡献,以标准规则“软联通”促进中非人民“心联通”,为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从讲座课堂的理念传播,到田间地头的汗水浇灌,再到知识竞赛的智慧碰撞,市场监管总局派出的专家们在奇邦博与锡纳宗圭农场播下了标准规则“软联通”的种子,也播下了中非人民“心联通”的种子。这些用心播种的种子必将在非洲的田野上“生根发芽”,绽放友谊之花,结出共赢之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书写生动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