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许非
社区服务能搞出多少花样?破解“一老一小”难题,有社区食堂和托育中心;服务居民“针头线脑”生活需求,有社区团购和家庭便民服务;甚至还有邻里书房、社区影院等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浑河站东街道创新“社区合伙人”模式,以空间换资源,引入优质企业扎根社区,短短数年不仅让社区服务变得“高大上”,也极大激活了社区治理的创新活力,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案例。
“财政兜不了、市场管不了”,社区治理的最大难题就是“难为无米之炊”。居民点单,社区接单,然而人才和资金的捉襟见肘,难以提供高质量服务。唯有解放思想,转换思维,“打开家门办社区”,才能盘活这一方寸空间。浑河站东街道呼唤“社区合伙人”,就是充分发挥能动性,充分激活闲置房产,大胆探索“社区招商”新路径,引入服务对口的优质企业资源进社区,真正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补齐社区服务的短板。用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汇聚更多善治力量创造性解决居民需求。
思维一变天地宽,在机制创新下,社区服务也能办得有声有色,这正说明小小的社区空间潜力巨大,如何挖潜增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社区合伙人”作为一项新事物,同时具备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一方面是居民期待“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同时不少企业也期待进入社区场景,挖掘“下沉市场”。如何精准对接供需双方?一方面要倡导创新和包容,通过机制改革来释放活力,创造效益。例如成立社区社会企业、消费合作社、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化形式,都可以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同时在社区治理上要牢牢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平衡好商业运营和服务民生二者之间的关系,让合伙人企业与社区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既能“反哺”社区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也能持续“造血”依靠市场化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让社区里的闲置资源不再“沉睡”,引导居民的生活需求成为社区繁荣的消费驱动力。这一“点石成金”的背后,正是通过创新社区治理主体,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造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圈”。众人拾柴火焰高,未来要进一步探索“社区合伙人”的制度创新空间,因地制宜培养更多元化社区治理主体,真正实现“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合伙人接单”,汇聚更多的社会力量都来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社区发展,真正发挥社区自治的强大潜能。
上一篇:通州百村立新约重塑和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