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ETF炼金师)
截至2025年4月9日,自对等关税实施以来,创业板50指数(399673.SZ)已累计上涨22.6%。这一涨幅超过了同期上证综指、创业板指及科创50等主要宽基指数,显示出在A股市场整体反弹的修复阶段,创业板50指数的强劲恢复能力。
回顾2024年的市场表现,创业板50指数在去年9月随着政策利好的推动,涨幅达到了21.1%,同样领跑市场全线宽基指数,相较于创业板指高出8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创业板50指数的表现极为抢眼,成为大盘科技成长指数的代表。
### 创业板50指数:四大驱动力推动科技成长
创业板作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融资平台,专注于“三创(创新、创造、创意)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型企业。创业板50指数是由华安基金及深证信息公司共同编制,剔除了传统行业如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和纺织服饰,突出了其科技属性,与创业板指相比显得更为纯粹。
该指数重点关注信息技术、新能源、金融科技及医药这四大领域,以便更好地反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2025年6月16日,创业板50指数更新了五只成分股,使得信息技术领域的权重提升了8个百分点,达到了41%。这一调整不仅为指数注入了新动能,还强化了其作为科技创新指标的地位。
### 信息技术领域展望
信息技术行业涵盖电子、光模块、人工智能及计算机软件等新兴产业。预计在下半年,这些领域将受益于国产替代的趋势以及海外技术的共振。在国内外云计算服务商的资本支出保持高位背景下,光模块的需求也呈现出强劲增长。与此同时,国产算力芯片的自主化进程加速,订单规模有望突破十亿级,算力租赁及REITS的发行预计将在2025年迎来爆发期。此外,政策大力支持创业板企业的并购重组,鼓励产业链上下游的资产整合,也将为技术型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 新能源产业链动态
新能源产业链正在经历供需格局的优化和技术迭代双重驱动。光伏产业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对落后产能的清退,海上风电和固态电池则进入了加速产业化的阶段。碳酸锂价格的逐步企稳,加之镍钴等战略金属的重要性提升,上游资源端也有望迎来周期性的修复机遇,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及海外布局正在加速全球化战略。
### 金融科技与医药行业的表现
在金融科技领域,财富管理科技正逐渐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市场领先的平台通过智能投顾与精准营销提升用户留存率,而金融科技龙头企业显现出较高的投资价值与市场弹性。
医药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则源于政策利好与技术突破的协同效应。创新药物领域因IND审批周期缩短及医保谈判机制的优化等政策支持而受益,国产创新药的国际化也成为新的发展逻辑。此外,仿制药集采政策的温和趋势为创新转型企业创造了缓冲期。
### 成分股表现亮眼
在成分股方面,自2025年4月9日对等关税实施以来,创业板50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均实现了正收益,且其中三只股票的涨幅更是翻倍,特别是通信与电子板块的龙头股对指数的贡献相当显著。这些企业的优异表现进一步巩固了创业板50指数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 估值分析
目前,创业板50指数的估值为31.8倍,已降至近十年的23.6%分位,相较于沪深300及上证指数的估值水准,显示出其相对低估的特征。这一背景下,创业板50指数作为成长性龙头企业的集合,潜在的投资机会不容忽视。
### 投资建议:创业板50ETF(159949)
截至2025年7月8日,创业板50ETF(159949)在过去一年中的日均成交额超过12亿元,基金规模达到249.35亿元,成为市场上流动性良好的优质指数基金。基于其出色的市场表现和良好的流动性,投资者关注创业板50ETF作为投资创业板的优选标的或将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