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发新规:绿色出行有望“变现”
创始人
2025-07-09 19:17:12
0

在首都北京,乘坐公交地铁、骑共享单车等日常绿色出行行为,都能转化为“碳资产”,通过量化绿色行为减排量并获取激励,实现“低碳行为有价值”。 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北京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碳普惠相关工作,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行动,助力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在北京,碳普惠从绿色出行开始。

交通领域一直是减污降碳重要领域。2019年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即“北京MaaS平台”)发布后,吸引了众多社会化出行服务平台企业加入碳普惠行动中。2020年,市生态环境局与市交通委率先在绿色低碳出行领域启动试点,探索碳普惠机制,并充分运用本市碳市场,为参与低碳行动的公众提供经济激励。同时,北京市制定《北京市碳普惠项目审核与核证技术指南(试行)》,从碳普惠项目设计申报、审核登记、减排量核证审核与签发登记、收益反馈等多个方面,为碳普惠项目提供了清晰的“说明书”。

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北京相继制订低碳出行、小客车(油改电)出行、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的方法学,分别明确不同应用要求。在上述方法学的指引下,企业积极参与,目前,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桔行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参与了“低碳出行”项目,中和新兴(北京)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都物流有限公司分别参与了“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

自2020年开始,北京市还以低碳出行场景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实施碳普惠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低碳行动。发布《北京市低碳出行碳减排方法学(试行)》等3个交通领域碳普惠方法学,支持开展了5个碳普惠项目。其中“低碳出行”项目参与人数超过560万,累计产生碳减排量超过40万吨。

公众参与企业平台的低碳出行项目(如日常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时,平台会将这些减排量定期“打包”,经审核确认的减排量可在本市碳市场进行交易。

据统计,碳普惠项目目前已累计审核碳减排量超过40万吨,项目实施方将从中取得的收益以不同形式、比例反馈给参与的公众、小微企业。例如高德软件有限公司通过低碳出行项目,将收集并经过审核后的用户减排量在碳市场交易,交易所得的收益可通过各种优惠券、代金券等物质激励,或公益捐赠的方式返还给参与用户。据市交通委相关问卷调查显示,碳普惠活动对80%的用户转向绿色低碳出行起到促进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大学...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大学动画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动画专业概况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主要...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大学...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大学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全国共有14所开设了影视摄影与制作...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大学...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概况修业年限四年...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大学...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大学电绘画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大学...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大学电美术学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专业名称:美术学专业代码:13040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