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框架上,明确“一优一稳一争先”;管理方法上,实施“四关联”和“五化”;管理机制上,以“一总二分”统筹业务与综合管理;业务运行上,以案件质量为中心,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管理组织上,建立健全以“三三制”基础办案单元为起点,部门检察官联席会议、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联席会议、检委会四级组织架构,通过逐级合议,以高水平管理保障和支撑高质效办案。
最高检党组作出“一取消三不再”重要部署,要求一体抓实“三个管理”,进一步回归高质效办案本职本源。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必然要求高质效管好每一个案件,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契合实际的检察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河南省开封市检察院紧紧围绕最高检、省检察院部署要求,按照“强基础、抓管理、建机制、管长效”的思路,实施“一优一稳一争先”,将“全周期管理”贯穿检察业务全过程,努力走出一条管理成体系、发展可持续、效果有预期的运行路子,形成以高质效检察管理服务和保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开封检察实践。
管理框架上,明确“一优一稳一争先”。“一优一稳一争先”,是将全部检察工作归纳提炼,分成“优”“稳”“争先”三个部类,进行分类管理、过程管理。“优部”,主要包括办案质量和核心检察业务,要求做优。“稳部”,主要是防风险、守底线,包括办案安全、信访稳定、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舆情管控等方面,要求做稳。“争先部”,主要包括上级领导机关部署的工作或者准备开展的工作,要求见事早、行动快、争先进。
管理方法上,实施“四关联”和“五化”。结合检察工作实际,采取便于操作的管理方法,以期形成任务部署、推进落实、督查问效、质效评价的管理闭环。一方面,对整体工作,适用“四关联”法,即“清单式管理、图表式推进、问效式督查、激励式评价”。“清单式管理”,要求梳理工作任务,形成任务清单,通过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确保任务不遗漏。“图表式推进”,是指确定具体路径,对照任务清单制作推进图表,动态掌握节奏和进度,保质保期完成工作任务。“问效式督查”,是指对进展迟滞、方向跑偏、改进提升不明显、质效不佳的工作,运用督查督导手段,深入一线摸情况、找问题,提对策、教方法,切实帮助解决问题。“激励式评价”,是指坚持把激励作为管理的终端,为“争先”出彩的干警,及时戴上“桂冠”。另一方面,对综合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综合岗位,强调“五化”建设,即“职责任务清单化、综合管理规范化、办理流程标准化、工作方式信息化、事项推进责任化”。“职责任务清单化”,要求把清单作为管理的起点和推动工作的抓手,最大程度明确目标任务。“综合管理规范化”,要求建立规范体系,确保工作在制度轨道上运行,让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让人员各司其职、不打乱仗。“办理流程标准化”,要求把每项工作的操作规程、具体标准固定下来,为之后的工作提供依据遵循。“工作方式信息化”,要求依靠人工智能信息化提高机关运转效能,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事项推进责任化”,要求每名干警明晰分工,对事项推进结果负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管理机制上,以“一总二分”统筹业务与综合管理。建立“一总二分”研判统筹推进机制,其中“二分”主要是指,每月对业务工作运行情况和综合工作运行情况进行统筹调度、分析研判,收集工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一总”则在“二分”基础上打破部门壁垒,对需要协同配合的,统一部署、凝聚合力。
业务运行上,以案件质量为中心,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细化“全周期+评展讲”案件质效管理。正向度上,强化“全周期管理”。把案件审查办理要素节点和诉讼环节视为其生命成长的时点,对其各要素节点、各环节作全息观护,直至走完一个健康的生命历程。反向度上,实施“评展讲”。将反向审视从刑事申诉案件拓展至“四大检察”的所有案件,运用案件质量推优评差反向审视展讲中心,对评查出的代表性优质案件醒目展示,对瑕疵案件晾晒曝光,让检察官可对照、受触动、有镜鉴。用好“一事一指引”机制,解决类案衡平问题。对长期困扰检察机关的瓶颈难题,由市级院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分析,深入查找原因,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工作指引。加强对重点案件类型、重点办案领域、重要业务态势的分析研究,对遇到的普遍性、规律性问题集中突破、形成规范、指导推进;对个性化问题作针对性指导。做实“双标”课题,形成高质效的持久支撑。要求各基层院检察长和市院部门负责人领衔,选择“标杆式重点业务项”和“标杆式重点工作项”,开展课题化研究。建立“首案成例”工作机制,提出“一划四套多观照”成例法,要求在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上级院文件施行后,办理首个案件时,强化案例意识,把案件办成标杆,为同类案件办理提供示范。
综合管理上,强化“办成事不出事”,支持干警自洽自管。剥离非检察业务,发挥群团作用,让干警以自治形式参与管理。成立绿色安全机关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绿色安全机关评价促进办公室,成员由各部门青年干警组成,重点加大对楼宇、庭院、运动场所和服务保障设施的管理力度,每半月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形成清单,及时纠正整改,共同打造绿色低碳、安全运转、秩序井然、干净卫生的绿色安全机关。
管理组织上,建立四级组织架构。建立健全以“三三制”基础办案单元为起点,部门检察官联席会议、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联席会议、检委会四级组织架构,通过逐级合议,以高水平管理保障和支撑高质效办案。将自我管理作为起点,组建“三三制”基础办案单元。全部业务部门以三人组合成为办理案件的基础单元,各办案单元内由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组成,形成检察官办案的雁阵结构。办案单元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理念传导和实务研讨,引导办案人员遵循司法规律,做实高质效办案。坚持“把党员配置在办案单元(团队)上”,充分发挥党员的政治把关、先锋模范作用,切实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以部门管理把控质效,健全各类案件“案件办理全息质量指标推进图”,将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关键要素设置为“质效要素”或“监督踏点”,提示办案人员重点关注。对办案单元承办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事项,以部门检察官联席会议集体研究,集合专业知识和办案经验,为案件办理、事项处理提供参考。以一体管理促进贯通,建立刑事检察工作联席会议、黄河(开封段)保护“五点一线”联动体轮值会议等6个联席会议。在部门研讨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重点案件的审查把关。通过联席会议,推动司法办案一体化、“四大检察”融合化,并对提交检委会讨论的疑难案件进行前置研究,提升检委会规范化运行水平和议事决策能力。通过四层组织分层级合议,推动办案责任与管案责任落实,为高质效办案提供组织保障。
管理对象上,以激励评价为核心。以培育“三高三强”(办案质效高、文化素养高、管理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纪律意识强、群众工作能力强)检察铁军为目标,依托学习型组织建设、联席会议、开检大讲堂、赛事平台“四个实训平台”,培育复合型人才、领军人才、青年铁军、单项冠军“四支队伍”,让每一名干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序列。落实从优待检。坚持把干警摆在重要位置,用心用情做好从优待检若干实事。加强检察官职业保障,建立依法履职风险防范、人身安全保护机制,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警澄清正名,保护干警干事创业热情。支持院团支部牵头发起“健康阳光开检人”倡议,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持续营造“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出彩有我”的机关氛围。强化贡献度评价。将各基层检察院和市院部门在全市检察工作中的贡献度作为重要依据,在选人用人、绩效评价各方面综合体现,切实树立拿业绩说话、凭实绩用人的鲜明导向。
(作者为河南省开封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本文系2024年度河南省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高质效检察管理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为互联网企业送上“服务包”
下一篇:法律与艺术碰撞后的张力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