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能源巨头深圳能源(000027.SZ)继续做强做优主业。
6月30日晚间,深圳能源公告称,子公司拟63.32亿元投资建设妈湾电厂升级改造煤电环保替代一期工程项目。
经过多年发展,深圳能源实现了从单一发电企业成长为具有多元化能源体系的综合服务商,产业板块涵盖低碳电力、生态环保、综合燃气、数智服务。
近年来,深圳能源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能。截至3月末,公司资产规模达1724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开门红”,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31%。
拟63.32亿投建电厂升级改造项目
6月30日晚间,深圳能源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妈湾公司”)拟投资建设妈湾电厂升级改造煤电环保替代一期工程项目,项目装机规模为2×660兆瓦。本项目总投资为63.32亿元,自有资金为13.05亿元,由妈湾公司自筹,其余投资款拟通过融资解决。
公告显示,妈湾电厂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半岛西南端,已建6台亚临界燃煤机组,其中1号、2号机组装机容量均为320兆瓦,3号至6号机组装机容量均为330兆瓦,总装机容量为1960兆瓦,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超低排放要求。1号、2号机组已于2023年、2024年分别达到30年设计寿命并关停退役。
妈湾电厂为此启动了升级改造相关工作,升级改造整体规划一是拆除厂区东南角材料库等设施,在此区域新建2台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7号机、8号机组),目前7号机组已投产运营;二是拆除原1—2号机组,并在原址建设本项目,即拟建设2台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9号机组、10号机组)。该项目已于2024年9月取得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
深圳能源表示,本次对外投资符合公司“做强做优清洁电力”的战略发展方向,可满足地区电力负荷发展需求,缓解深圳市西部供电压力,符合国家“三改联动”政策,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核心支撑。
另外,本项目存在燃料价格、电价不达预期及工期紧张等风险。公司将通过拓展煤炭供应渠道、设计阶段优化机组煤种适应性、提前锁定电价中长期合同、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优化机组整体布置并加强现场管理等措施控制风险。
据了解,深圳能源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是各种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生产、购销,以及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废水处理和城市燃气供应等。公司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与生态环保综合服务商为发展目标,深入构建低碳电力、生态环保、综合燃气、数智服务“四核业务”梯次化发展格局。
“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是深圳能源深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2024年年报中,深圳能源将2025年确定为“能力建设年”。其中,在推动低碳电力“三个优化”中,将优化电源结构,大力推进清洁煤电升级改造及建设,有序推进妈湾气电一期、保定二期投产等。
近年来,深圳能源总资产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从2019年末的961.1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1614亿元,5年增长约653亿元,增幅约为68%,到2025年3月末达1724亿元;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0%以内,2025年一季度该经营指标为62.52%,较2024年末的63.93%,减少1.41个百分点。
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长
资料显示,深圳能源成立于1991年,1993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电力行业第一家在深圳上市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也是深圳市第一家上市的公用事业股份公司。2007年12月实现整体上市,开创了国内电力公司整体上市的先河。
从深圳能源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经营业绩稳健,自1991年成立以来每年均实现盈利。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2.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期的归母净利润为20.05亿元,同比微降1.99%。
2025年一季报显示,深圳能源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双双增长,分别为97.8亿元、13.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22.31%,归母净利润的增速高于营业收入,核心主业盈利较为强劲。
2025年1—3月,深圳能源所属电厂累计实现上网电量140.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公司环保板块累计处理垃圾量343.61万吨,同比增长8.42%;公司燃气板块实现销售气量7.93亿标准立方米,同比增长26.48%。
同期,深圳能源新投产项目有洪湾电厂二期燃机项目(49.82万千瓦)、深能宾泉风电场(10万千瓦)、翁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日处理能力500吨、装机容量0.9万千瓦)。
深圳能源重视创新,积极布局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023年及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3.06亿元、3.42亿元;公司加大研发项目投入力度,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406人增至2024年的828人,增长103.94%。
值得一提的是,为深化战略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圳能源所属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环保公司”)于2024年底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引战,并最终于2025年3月成功引入5家国内头部投资机构,募集资金50亿元,为生态环保业务发展注入战略资源与资金支持。
据悉,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加强科技创新,拓展轻资产业务,并借助环保公司长期积累形成的品牌、技术和管理优势,深入布局国内重点区域及海外区域,积极推动环保公司在打造“深圳名片”的基础上,成为中国名片、世界名片。
●长江商报记者 徐阳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