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视频如何创造出稀缺样本,引爆全民情绪|对话《以法之名》总制片人敦淇
创始人
2025-07-21 21:46:49
0

文/王心怡

今年暑期档名副其实的爆剧《以法之名》,即便收官许久,余韵远未散去。

进度稍快的不少观众,已经开始了二刷或者跟着短视频创作者分析起细节和隐喻;进度稍慢的一些观众还在社交平台分享着自己实时的追剧感受。

这部云合数据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冲向近35%、灯塔单日播放破亿、优酷站内热度破万的稀缺题材剧集,仍盘踞在各大数据榜单前列,以高开高走的成果展现出强大的长尾效应。

这样的播出效果和观众反馈情况,在总制片人敦淇的预期之中,但又意料之外。“从一开始选择检察侦查这个崭新的题材时,我们就心中有数。因为 公平正义 、 司法体系改革案件的抽丝剥茧, 以及官场文化、对于职场的映射等, 都是观众特别喜欢看的。 同时,通过这部戏能够让观众完成从情绪表达、情感共鸣到情怀倾诉的递进,基本上就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敦淇解释道:“即使在会员收官之后,也仍然有很多观众在解读剧中的细节、人物,这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以《以法之名》收官为节点,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进一步与总制片人、虎鲸文娱敦淇工作室总经理敦淇展开复盘。这部仅剧本就经历了反复推翻、创作三年的检察侦查剧无疑是一次类型化创新的大胆实验, 其背后彰显着长视频创作者不断突破自我的野心、挑战市场审美阈值的勇气以及联结用户情感洪流的洞察力,《以法之名》成功验证长视频精品化的确定力。

01

打破传统叙事的“泛人群剧”

几乎是开宗明义,《以法之名》一上来就将镜头对准了一个从未在国产剧中呈现过的第十一检察部,一个检察系统内侦查职务犯罪、刀刃向内的部门。

这一精准的“题材红利”,让《以法之名》一上来就展现了自己的创新性,十一部如何进行侦查、如何进行审讯、又在侦查过程中面临怎样的人情与系统的复杂情况等,都在随后的剧情推进中,给到观众专业度和新鲜感。

在敦淇和导演傅东育、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副主任彭诚的一次选题交流中,彭诚副主任提到了“十一部”,“当时他说我们有一个比较隐秘的部门,这个部门存在比较久,但是不为人所知,甚至我们检察体系内都对这个部门有一些距离感、陌生感”,敦淇回忆道。

《以法之名》总制片人敦淇

这引起了当时针对扫黑题材想要做出点不一样东西的敦淇和傅东育的好奇,随后,敦淇果断放弃了原本已经完成了所有手续的另一个扫黑题材剧本,《以法之名》由此缘起。“现在想想,当时还是挺有魄力勇气的吧。”

如果粗略看,《以法之名》大致主线仍是一个扫黑、找“保护伞”的故事,在国产剧中其实并不罕见。

这也带出了《以法之名》第二个创新点,在拥有了题材红利之后,《以法之名》做的是在人物上下功夫,进行人物创新。

在人物设计上,《以法之名》一改非黑即白的人物刻画,转向呈现人物的复杂和灰度。同时,《以法之名》缩小了故事发生场景,将故事放在了一个并不算大的“东平市”,以小地方人物之间关联性强、人物关系复杂的特点,凝练繁杂人情与人物关系。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将人情与职场、办案等裹挟在一起,也造就了《以法之名》另一个新鲜而“大尺度”的观感。

《以法之名》剧照

细节也在帮助提升新鲜感。

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藏钱这件上,《以法之名》就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平时上班骑着一辆旧电动车的谢鸿飞将受贿来的黄金藏在了乡下父母家的鸡窝里,姜红军则用弟弟的名义买了自己隔壁的房子,并将钱藏在了这间房子的空调里。

“关于这些戏,我们要考虑 怎么 能 藏得生动有趣 。 虽然是一些小的变化,但是 会 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而且还跟 角色的 生活息息相关 。”

另一个情况是,《以法之名》前半段,处处受阻的指导组和怎么看怎么有点“怂”的主角洪亮,让不少观众发出了“憋屈”的评价,这似乎与当下“爽”和快节奏的观剧习惯和偏好有那么点不符。


《以法之名》剧照

敦淇将《以法之名》定义为“泛人群剧”,而对于灰度人物的设计和塑造、错综复杂的人情和人物关系的呈现、人物挣扎和命运走向的刻画、紧张刺激的案情推进和反转、公平正义的展现等,都是这部“泛人群剧”创作能够赢得观众青睐的关键,其实也是这一“泛人群剧”在创作上以反向思维打破传统叙事的尝试。

“关于‘憋屈’有两种解读。 一种可能是我们的剧情是不是有问题?我们人物设置是不是有问题?第二个,可能是观众的一种 观 感 。 对于我们创作者来讲,这是达到了我们的设计 的。因为 我们 并 不想 主角 人物是一个供在神坛上的人,我们还是希望他一个活生生的人”敦淇分析道:“万海案 到底 如何 能够 沉冤昭雪 , 怎么能让犯罪者难逃法网,以及通过剧情和人物给观众带来的情绪的递进等, 我们 相信 观众是不会因为洪亮这个人物前面的怂,后面就不看了 , 就是因为洪亮的怂,大家都很期待这个人物 高光时刻的来临。”


《以法之名》剧照

从某种程度上,这样“逆流而上”的创新和创作,让长剧集回归到了应该有的初心和底气。

02

类型创作要“够快”与“够准”

剧集创新需要对创作的时效性提出较高要求,换句话说,当一个项目从拥有选题到最终上线的创作周期,可能面临同题材、同选题内容大量出现,而失去“新”的竞争力。

面对稀缺性程度不同的题材,敦淇工作室也趟出了自己不同的创作法则。

最重要的一点,作为制片人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以《以法之名》为例,其剧本创作就经历了三年时间,加上拍摄、后期,再等待排播上线,时间被进一步拉长。但是,敦淇和他的 团队在盘算之后便有了“确保稀缺性”的信心。

《以法之名》剧照

据敦淇介绍,《以法之名》是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下创作的。在彭诚副主任提出这一部门时,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侦查厅还没有正式挂牌,这就在选题和顶层上防止了类型的同质化。即使《以法之名》开播当天,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侦查厅正式挂牌成立,由于它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使命和任务,在最 高 人 民检察院对于题材的规划 上,可能也不会再去做这个部门的选题。

“ 就是因为题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让我们有这个底气 。 其他同类型的作品有可能会涉及到检 察 侦查,但是它不会像我们 这个戏 非常专注在这 一 职能部门 ,所以我们才有 三年磨一剑 的 底气 。”

《以法之名》剧照

稀缺性题材毕竟有那么点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时候,创作者面对的是市场上已经出现过或有大量内容创作的题材。对于常见的类型创作,敦淇的要义是要新,也要快、狠、准。

比如《重生之门》的创作上,敦淇牢牢抓住了初始剧本中盗窃世家的亮点,并在随后的创作中,以此为故事的一个核心构建,于是在悬疑这一创作井喷的题材中,刑警与出身于盗窃世家的天才学生共破案件的故事被创作出来,并赢得了不少关注。

《重生之门》剧照

对于通过《以法之名》打开检察题材大门、形成“检察题材三部曲”的《追诉》《抗诉》和《胜诉》,敦淇判断它们是在检察题材创作中一定会触及到的切口,这就到了比拼谁做得快、谁做得好的时候。目前《追诉》已经进入后期,《抗诉》已经进入剧本创作尾声,《胜诉》也在专家的带领下,开始采风工作。

在大热的都市情感剧赛道,敦淇工作室也成功推出过《炽道》《点燃我,温暖你》等热门剧,应对这一类型当下的市场变化,团队继续进行着快、准、狠,甚至反类型化的尝试。

《点燃我,温暖你》剧照

比如由赵又廷和张子枫主演的《秋雪漫过的冬天》,“ 它是一个现代职场 的 都市情感剧,它的情感是很另类的 。 这 部剧 没有一场亲吻的戏,没有一场牵手的戏, 却 全是情感满满的戏。 ”

保持敏锐的洞察,针对不同的题材类型求新、要准,但不忽视对于创作速度的判断,制片人要懂创作,也要有对于“产品定位”的合适、长远眼光。

03

系列化与创新化的不变源动力

“ 昨天我看完前三集,很兴奋, 它一上来就是非常惊心动魄、紧张刺激的,跟《以法之名》有很大的差异化。”对话前一天,敦淇刚刚看过了《追诉》的部分样片,并兴奋地提起看完的感受。

《以法之名》刚刚完结,敦淇工作室已经开始继续投入到“检察题材三部曲”的创作。

系列化这个事,在敦淇工作室的内容布局中不罕见,除了“检察题材三部曲”,此前的“重生系列”已经有《重生》《重生之门》两部作品与观众见面,下一部《重生之路》也宣布了 制作计划;而“ T 大(指作者 Twentine )三部曲”也已经上线了《炽道》和《点燃我,温暖你》。

《炽道》剧照

坚持系列化创作,是敦淇成立工作室开始就坚持的方法论。

“ 系 列化作品对于 维持 用户粘性,建立自我IP 是非常好的方法, 特别是对于自制工作室来讲 , 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把自我的IP建立起来 ,它有利于让观众对一个内容持续有期待。”敦淇解释道:系列化可以是人物、剧情延续性的系列化,也可以是类型、职业或职能的系列化。要做系列化一部一定要做好,第二一定要创新,第三一定要迭代

以“检察题材三部曲”为例,《追诉》《抗诉》《胜诉》分别将镜头对准不同的部门和人物,整个系列下来,会构成影视剧对于检察体系生态的呈现。

《追诉》预告片

再如“重生系列”,《重生之门》主角之一的庄文杰是一位出身于盗窃世家的天才,故事发生时他是个大学生,而下一部《重生之路》则会将故事的时间设置在庄文杰毕业进入社会、步入新阶段,他如何在黑白间选择,是新的迭代,也是新的看点。

系列化保证了某一个 IP 内容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敦淇工作室能够保持作品数量和质量双双在线,并不仅仅依靠系列化和单一类型题材,这也有赖于工作室以不同部门坚持擅长赛道,构筑了强大的综合性能力。

据敦淇介绍,目前工作室共有七个分组,每个分组长带领一个赛道,创作擅长的类型内容。比如《以法之名》的制片人张继东,也是《重生之门》的制片人,他从头到尾参与了《以法之名》全产业、全链条工作,在检察 侦查 、 公安题材 上得心应手;“ T 大三部曲”最后一部《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制片人为第二部《点燃我,温暖你》的制片人罗媛元;在都市、情感类型上有丰富经验的、曾任《今生有你》《炽道》等剧制片人的 卜小俏 ,也是《秋雪漫过的冬天》的制片人 ……

《今生有你》剧照

“内容背后是人,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够的,一个团队的能力是强大的。我们团队有这么多优秀的全能型制片人,才能让感动了我们自己的作品,付诸于实现付诸于现实,再感动别人。”

翻看敦淇工作室的项目储备,既有积极响应平台精品战略的刑侦剧《踏雪寻踪》,也有显得有那么点独特、“另类”的 科幻冒险题材 项目《砸锅卖铁去上学》。

这也是敦淇工作室能够保质保量,且持续创新能力的另一个方法,即依托平台,持续挖掘创新题材的空间。

今年是敦淇加入虎鲸文娱的第八年,对于平台给予工作室的帮助和升级,敦淇也有自己的体会。通过与评估部门协同合作,完成对于项目全方位、多维度的分拆、读解,赋能剧本创作。项目开机前,运营部门会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和亮点,帮助项目更精准地触达观众。此外,平台还为剧本提供了很多降本增效的工具,如云尚制片管理系统、虚拟拍摄技术等。

敦淇工作室2025年片单(滑动查看)

《砸锅卖铁去上学》即是从挖掘创新题材到依托平台技术支持的一个落地。敦淇表示,《砸 锅卖铁去上学》原著长时间位于晋江总榜上,其影视化需要 有非常强大的制作能力。 正是因为 虎鲸文娱 这么 多年对于 内容加科 技双轮驱动的坚守,比如现在已经 非常成熟 的 虚拟拍摄 、硬件专业领先的虚拟摄影棚等,工作室才有创作这个项目的信心和底气。

精品化创作的方法论与 创作者之间的惺惺相惜 ,正通过更多部《以法之名》在延续,而虎鲸文娱与优酷对于好内容的全力以赴,必然会为用户带来更多好内容、为行业创造更多新活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心脑血管同患重度狭窄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日前,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简称泰心医院)在体外膜肺氧合(ECM...
第九届首映歌剧国际声乐大赛暨首... (来源:沈阳日报)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杨博)7月21日,记者从沈阳音乐...
消失的清河大楼 1911年,陆军第一中学堂校园。  清早6点,晨曦初露,在清河的一处大院里,号声响起,千余青年仓促地...
小兵“瞪眼虎”(图)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在我的案头,曾经长期放置着徐光耀写的《昨夜西风雕碧树》,这是作者...
国家航天局:加强商业航天项目质... (来源:沈阳日报)转自:沈阳日报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宋晨)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该局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