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两个月断断续续的和平进程后,乌克兰局势在5月下旬骤然升级。
5月23日到26日,俄罗斯军队用导弹和无人机对包括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城市发动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方面称,25日到26日,俄军一次性出动355架攻击型无人机,为双方开启无人机战争以来的最大规模行动。持续3天多的空袭已造成20余人身亡,另有数十人受伤。
5月25日,乌克兰基辅一栋遭无人机袭击的建筑。图/视觉中国
本轮空袭,距离5月16日俄乌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重启直接谈判,才过去一周。袭击发生的同时,双方首轮直接谈判中的战俘交换计划仍在有序落实,但美、俄、乌对何时能开始第二轮俄乌直接谈判,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有分析认为,空袭其实是俄方在和平进程再次陷入僵局后的又一次“最大施压”。
然而,和以往不同的是,致力于“迅速实现停火”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这次的反应空前激烈。当地时间2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严厉批评普京,称普京“完全疯了”,“正在毫无必要地杀很多人⋯⋯导弹和无人机无缘无故地袭击乌克兰的城市”。特朗普还警告,如果普京试图占领整个乌克兰,这将“导致俄罗斯的垮台”。
特朗普对普京“口出恶言”,意味着乌克兰的“拖字诀”策略取得了一些成效。乌克兰政治研究所所长博特尼克指出,过去两个月,乌克兰政府的策略是“支持谈判但拖延时间”,同时将阻挠和平的责任推给俄罗斯,直到特朗普“对俄罗斯感到愤怒”。
这一次,乌克兰收获的最重要成果,是特朗普在盛怒之下对制裁问题松口了。25日晚,他对记者表示,他“绝对”在考虑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此前,特朗普曾多次坚称,不会考虑新增对俄制裁。
对特朗普的“恶言”与威胁,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6日作出简单回应:“每个人都会情绪失控。”他还说,俄方“真诚感谢美国及特朗普总统本人”为俄乌直接谈判做出的努力。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主任科尔图诺夫指出,俄方试图保持“非常微妙的平衡”:要继续让美国参与和平进程而非走向对抗,但又不在谈判的形式和条件上被美国“牵着走”。
在美俄乌三方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乌克兰局势将如何发展?据《基辅独立报》报道,5月26日,俄军又占领了乌克兰苏梅州边境4个居民点,以推进普京提出的在边境地带建立“安全区”的目标。这意味着,俄方在战场上的“施压”行动,短期内仍将继续。
面对战场压力,欧洲国家有所行动,但仍在等待美国“终裁”。5月26日,德国总理默茨宣布,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进行远程打击不再受“任何限制”,包括“打击俄罗斯境内军事目标”。然而,《乌克兰真理报》指出,默茨上台前批评上届政府不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导弹,自己上台后却声称任何有关导弹的决定都必须“与盟友协调”。这意味着,关键仍在于特朗普的态度。
在此背景下,6月即将举行的北约峰会,将是展现特朗普真实态度的关键时刻。目前,特朗普是否出席峰会,尚不确定。但北约官员对媒体透露,由于美方的压力,峰会宣言可能“不会直接提及俄罗斯”并“完全不提及乌克兰”。毕竟,特朗普虽然对普京不满,但对泽连斯基的恨意并未消退。25日批评普京的同时,特朗普没忘继续指责泽连斯基,称乌克兰总统的言论“只会使局势复杂化”。
作者:曹然
编辑:徐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