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程帅星】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民间投资则是观察经济中长期增长韧性的重要指标。
近日,河南省统计局公布4月经济运行情况,其中,民间投资数据引发关注——自上年4月份以来,河南民间投资已连续13个月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持续上扬的数据背后,是去年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及时推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利好不断,一系列发展信号、政策工具接连释放。作为经济大省的河南,民营经济正在重塑新的发展格局、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连续13个月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河南民间投资活力释放
中原大地上,民间投资的活力持续释放。
近日,河南省统计局公布4月经济运行情况,其中提到,2025年1—4月,全省民间投资增长9.7%,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9.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以往数据了解到,自2024年4月份以来,河南民间投资增速连续高于全省投资增速。其中,今年一季度,全省民间投资增长9.6%,比上年同期加快7.8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4.2个百分点;再往前看,2024年1—4月,全省民间投资增长7.3%,比一季度加快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个百分点。
“从公布数据看,河南近期民间投资表现可圈可点。”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横向对比,增长9.7%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也表现亮眼;纵向对比,河南不断推动有效投资的持续扩大,民间投资增速已连续13个月高于全省投资的平均增速。“2024年9月下旬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及时推出,有力地提振了信心。”
“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是推动项目建设、拉动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河南省项目推进中心总工程师、正高级经济师胡美林介绍,河南省民间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60%左右,是实施项目和扩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河南省持续改善民间投资预期,有力激发了民间投资的动力和活力。”
政策给力、产业出新、企业愿投
持续上扬的数据背后,是河南民营经济正在重塑新的发展格局、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河南,民营经济多项指标超过全国平均值: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民营经济主体达1081.7万户,约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6%。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137家豫企中,民营企业数量为97家,占比超过70%。
“民营经济强则发展强”已成共识,但需要看到的是,河南民营经济主体存在“多而不强”的现状。
去年10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其中,河南有13家企业上榜,上榜数量在全国排第十位,这与河南经济总量的排位不甚相符,河南民营企业仍有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空间。
实际上,自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新的发展讯息,河南已抢抓历史机遇,开始新一轮布局——
2月2日、2月22日,短短时间内,河南两次邀请省内民营企业代表面对面、肩并肩,餐叙、交流。
3月21日,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本月,河南省一周时间内相继印发《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营主体培育专项行动方案》、《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两个重磅文件。
《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经过3年左右努力,全省民营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全省经济社会贡献度显著提高,经营主体数量保持稳定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河南民营经济持续活跃。”张占仓表示,当前,河南大量的民营企业正在聚焦大项目、好项目,寻找投资机遇,为企业下一步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从前4个月经济运行情况看,河南省工业顶梁柱作用持续强化,为全省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河南省社科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赵西三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河南省新旧动能转换继续加速,高技术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产品均高速增长,表明企业在市场变化中找到了新的结构性发展机会。
民营经济市域竞速,谁在领跑?
近段时间,许昌、郑州、济源等地纷纷召开市级层面的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分地域看,河南民营企业发展态势如何?市域竞速谁在领跑、谁有特色?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在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郑州上榜4家,分别是郑州中瑞实业、河南豫联能源集团、宇通集团、明泰铝业;济源3家,分别是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河南济源钢铁集团;南阳2家,分别是牧原集团、河南龙成集团;洛阳、漯河、许昌、焦作各一家。
在河南省工商联发布的2024河南民营企业百强榜单中,郑州市共有23家企业入围,占全省约四分之一,“郑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洛阳市、南阳市各有12家,新乡市有9家,焦作市有8家,安阳市有7家。
民营经济活力强不强、发展态势好不好,不仅在于是否拥有一批龙头民营企业,还在于民企数量、占比是否随着经济发展而增长,当地是否有适宜民营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等。
2024年,郑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超过9000亿元,增长6.0%,占GDP比重超过65%。2024年,郑州市民营市场主体达到210万户,3年新增57万户、增长37.2%;占全部经营主体数量的97.3%,比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93、1.3个百分点。
同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还有许昌。许昌现有民营企业13万家、民营经营主体44万户,民营经济贡献了75%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GDP、9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
洛阳市成立了河南省首个市级民营经济发展局,15个县区同步设立专职机构,5月18日,第一届“洛阳企业家日”主题交流活动举行,实现企业家与城市双向奔赴、共赢发展。
南阳市实有经营主体105.5万户,成为全省第二个经营主体数量突破百万户的地级市。该市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河南民营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多地聚焦优化环境、激发活力、纾困解难,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其中,郑州、洛阳、鹤壁等地积极落实服务企稳政策,采取稳岗就业、减速降费等措施;许昌等地探索“管委会+运营公司”模式,这些都是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好做法。
抢抓新机遇,让民营企业敢投资、愿投资
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无论从历史维度,还是从当前发展节点看,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河南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未来,河南如何进一步保持民间投资持续活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胡美林建议,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让民间资本进得来、有作为;进一步加强项目推介,让民间投资有的选、得实惠;进一步健全民间投资机制,持续提升民间投资项目融资便利化水平;此外,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让民间投资投得好、能发展;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环境,让民营企业敢投资、愿投资。
宋向清建议,河南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继续从四个方面发力: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强市场监管协调,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在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方面,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培育创新人才队伍,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
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打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民营经济产业升级转型。
在完善发展要素保障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优化金融支持服务体系,保障企业用地需求,促进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责编:刘安琪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上一篇:耳环“炫富”:为何穷追猛打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