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转型与消费降级的双重压力下,途虎养车以“万店计划”为幌子,掀起了一场看似轰轰烈烈的扩张浪潮,实则背后隐藏着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后市场连锁巨头,如今正站在十字路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
途虎养车2024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营收达到了147.59亿元,同比增长8.5%,看似增长稳健。然而,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冷淡,财报发布次日股价盘中暴跌逾7%,市值缩水至峰值的1/3。透过现象看本质,这背后却是门店数量的疯狂扩张,而非经营质量的实质性提升。天眼查App显示,截至2024年底,途虎养车工场店总数激增至6874家,较上年净增965家,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但这种依靠加盟模式快速扩张的策略,实则是一把双刃剑。
加盟店占比高达97.7%,自营门店仅有158家,这种高度依赖加盟商的模式,让途虎养车的品控管理变得异常艰难。黑猫投诉平台上的2800多条投诉,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途虎养车在扩张过程中忽视的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售后推诿责任、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等,无一不暴露出其加盟体系的管理失控。
尽管途虎养车连续第二年实现盈利,经调整净利润达到6.24亿元,同比增幅29.7%,但这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水分。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仅4.84亿元,同比暴跌92.78%,这一巨大反差主要源于2023年财报中64.65亿元的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不再计入。剔除这一非经常性损益后,途虎养车的实际经营利润几乎停滞不前。更值得警惕的是,途虎过去四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即便近两年盈利,现金流仍依赖外部融资。
更令人担忧的是,途虎养车的现金流状况并不乐观。尽管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75亿元,但持续在销售及营销方面的高额开支,使得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持续承压。全年线上及线下推广费用共计10.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这种依赖推广获客的模式,不仅让市场对其可持续性产生质疑,也进一步加剧了现金流的紧张状况。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途虎养车试图通过接入充电网络、开发新能源专属轮胎等方式进行转型。然而,现实却远比想象中残酷。新能源交易用户虽然同比增长105%,占总交易用户的11%,但该业务尚未形成盈利路径。三电维修等高壁垒领域仍由主机厂主导,途虎养车短期内难以突破。此外,新能源业务的投入需要持续的重资产投入,可能进一步消耗现金流,让途虎养车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在汽车后市场这片红海中,途虎养车不仅要面对来自京东养车、天猫养车等竞争对手的激烈挑战,还要应对4S店退网数量增加带来的中高端客户分流压力。京东养车推出的“震虎价”直接对标途虎养车,天猫养车则加速下沉市场布局,行业价格战与流量战同步升级。途虎养车虽然通过抖音平台实现了轮胎保养新用户增长超100%,但销售费用的激增导致净利率承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途虎养车能否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途虎养车在规模扩张的道路上狂奔,却忽视了经营质量的提升和风险的防控。面对新能源转型的迷茫、现金流的紧张、行业竞争的白热化等多重挑战,途虎养车能否找到破局之道,重拾资本市场的信心,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