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广东多名学生参赛时被地面烫伤,学校及时处理,为何仍被骂?
创始人
2025-05-15 19:01:29
0

5月的广东普宁,气温攀升至34℃。气象历史数据显示,该地区5月地表温度最高可达50℃以上。一场由教育局组织的学校课间操比赛,意外演变成全网热议的“烫伤罗生门”。普宁三中的高一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平板支撑展示时,塑胶跑道在烈日炙烤下急剧升温,最终导致9名学生手掌烫伤。

事情传到网上,瞬间炸开了锅。有家长质问:“地面温度这么高,学校领导自己怎么不趴下去试试?”也有人翻出学校事后发的表扬信,上面写着“没有一人退缩”的字样,质疑这是鼓励学生硬扛还是变相虐待。但在一片骂声中,教育局的处置措施确有可圈可点之处:发现情况后,迅速将学生送医处理,完成清创与破伤风疫苗接种,逐一联系家长说明情况。

从应急响应看,教育局这次没掉链子。对比某些地区校方拖延数小时才上报的安全事故,普宁的处置效率已属教好水平。但争议焦点在于:既然知道气象预报,为何坚持按原计划举行比赛?《中小学体育活动安全指南》第二章第七条写明:“遇极端天气应暂停或调整户外活动形式” ——这条被忽略的规定,成了舆论穷追猛打的要害。

翻看评论区,代际观念冲突犹如刀光剑影。60后网友搬出“煤渣跑道时代”的集体记忆:“我们当年膝盖磕出血,抓把土按着继续跑!”(用户@认真的松鼠)年轻家长则反击:“有条件却不做防护,应该严查严惩”(用户@L6897)还有教师诉苦:“去年暴雨取消运动会被投诉,今年高温照常办又被骂,教育到底该听谁的?”

综合教育专家的意见,其实问题的本质不是该不该吃苦,而是风险管控是否科学。教育局虽及时处理伤口,却暴露两大硬伤:其一,未配备便携式地表温度监测设备,仅凭体感温度决策;其二,表扬信中强调“无一人退缩”,可能传递“伤痛换荣誉”的错误价值观——这种思维定式,正是安全事故频发的深层诱因。

更值得警惕的是,类似事件并非孤例。2024年9月,陕西某校因高温军训导致多名学生中暑住院;2024年4月,江苏某小学在沙尘天气坚持户外运动会……这些案例揭示一个共性困局:教育系统对“安全”与“锻炼”的平衡缺乏量化标准,往往依赖主观经验判断。

但若将责任全推给教育局,也有失公允。据知情教师透露,此类大型活动通常提前三个月发出通知,涉及多校联动、领导视察、媒体拍摄等复杂流程。临时取消不仅影响年度考核评分,还可能被扣上“组织不力”的帽子。这种“骑虎难下”的处境,折射出行政指令与安全管理的深层矛盾。

写在最后

当塑胶跑道取代煤渣地,当红外测温仪淘汰经验主义,教育的进化正藏在细节里。舆论监督既要揪出“高温比赛”的形式主义,也要给教育改进留出试错空间——毕竟,若因怕烫伤就取消所有户外活动,培养出的只能是温室里的“无菌花朵”。

晒伤的是学生手掌,灼烤的是教育智慧。在安全底线与成长挑战之间,我们需要一把科学标尺,而非非此即彼的舆论大棒!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习《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篇一】  近日,中央修订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新版《巡视条例》的颁布施行,为巡视工...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学习体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党的十七大又把巡...
关于《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学习体会  新修订的《巡视条例》充分吸纳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实践的...
谷文昌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谷文昌...   当前,进一步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的活动正在八闽大地蓬勃展开。在这一股热潮中,我通过报纸、政治学习等...
最新或2023(历届)最新幼儿...  最新或2023(历届)最新幼儿园教师心得体会1  这次基层幼儿园教师培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