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探索的宇宙信号增多,有助于了解宇宙,但也可能引爆未知文明
今年4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高能物理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和巴黎天文台,在暗光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突破地面射电观测窗口的限制,获得目前最强的实验约束。这意味着人类能观测捕捉到的宇宙射线信号又多了几分。
此前中国天眼FAST也公布了数据,探测到超过900颗新脉冲星,其中650余颗为首次识别。这一系列发现再次将公众目光聚焦到“宇宙信号”上——这些来自遥远宇宙深处的神秘信息,既让人着迷,也引发无限猜想。
宇宙信号,并不是科幻小说中的产物,而是真实存在于太空的现象。包括脉冲星信号、射电信号、重力波、中微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这些信号承载着丰富的信息,例如天体的位置、温度、运动速度等,是了解宇宙的重要工具。
不过,并非所有宇宙信号都能被解释清楚。仍有一些信号来源未知,频率异常,甚至有些似乎具备攻击性。在科幻小说《太空之城·反击》中,故事的起点正是一串神秘宇宙信号——不仅破解失败,还导致研究员离奇死亡,成为一场星际战争的导火索。
基于弦理论的信号成外星利器,对地球的窥探与杀戮在无形之中展开
故事发生在2717年的某一天,来自地球宇宙观测中心的观测员古政美,在一次例行观测任务中,意外地捕捉到了一串宇宙弦信号。随后,宇宙观测中心开始了紧锣密鼓地破解工作,试图解开弦信号的秘密。
然而,尽管凭借几次爆发式科技增长积累的实力,彼时地球的科技水平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宇宙观测中心的专家们在对发现的这串神秘宇宙信号进行破解时,毫无进展。与此同时,更为蹊跷的事情发生了,许多观测员和专家接连因为破解弦信号,惨遭杀害。
就当宇宙观测中心陷入人心惶惶之际,一名叫温晴的大物理学家出山,帮大家解开了弦信号的秘密。原来这串神秘信号是在警告大家,危险!危险!不要试图接触外星文明。
那么,这串用来警告地球的弦信号到底是谁发射的呢?
答案是,来自银河系外的超星河系定向文明,具体来说,是一个叫星际联盟的组织。
星际联盟之所以要发射弦信号攻击地球,一方面,是要收集地球的情报,判断地球文明是否可以被入侵;另一方面,弦信号原本只是一种星际通讯手段,但经过星际联盟首领库尔塔的改造后,它成为了集情报窥探、先遣攻击于一体的高端间谍信号。像地球这种相对弱势的文明,便成了他们攻击的对象。
既能做到杀人于无形,又能成为高端间谍信号,弦信号之所以如此厉害,是因为它的技术和理论基础,源于跟我们传统粒子物理学理念截然相反的弦理论。弦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点状粒子,而是更小的弦。这些弦通过振动产生了自然界的基本单元,比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夸克等,并由此组成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和能量。
简而言之,在弦理论的基础上,外星文明研制出了弦信号,变成了外星人随取随用的私器。
人类60多年不断探寻地外文明,虽发现信号,却未能验证外星存在
回到现实之中,其实,自从地外文明搜寻计划开始以来,人类断断续续也利用射电望远镜发现了很多神秘宇宙信号,这些信号无一例外,信号源也全部指向外星人。
比如,早在1977年,天文学家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夜空中,探测到一个强大无线电信号。该信号来自人马座方向,信号频段非常集中,它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来自外星人的信号,该信号由于非常特殊,后来被称之为“哇”信号。
再比如,23年10月份,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的天文学家们,观测到一股神秘的快速射电暴,其历经80亿年才到达地球。这是人类迄今为止观测到最远,能量最大的射电暴之一。科学家表示,不能排除这一快速射电暴来自外星人的可能性。
快速射电暴是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的射电天文现象,其爆发的持续时间仅为几毫秒,但释放的能量非常强大。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射电信号来源非常广泛,包括星系、星云、恒星等,其中不排除有一些地外文明隐藏在这里的可能性。
近些年,随着“中国天眼”FAST落成启用,我们也先后多次发现了疑似地外文明的信号。
2022年7月份,中国地外文明搜寻首席科学家张同杰团队,利用“中国天眼”发现了几例疑似外星人活动的信号。2022年初,同样也是该团队从太阳系外的观测目标中,发现了一个可疑的宇宙信号。在4年前2020年,该团队也发现了两组不同的地外文明信号。
这些发现尚无法证明外星文明的存在,但也无法完全排除。60多年来,地外文明搜寻计划始终没有明确结果,却不断出现“疑似证据”,仿佛若隐若现,引发人类探索热情。全球各地的天文机构始终对这些神秘信号保持高度关注。
霍金的警告和小说的描写,都表明主动接触外星文明可能引发灾难
小说《太空之城·反击》中,地球文明的被动处境其实反映了现实中的一种担忧:如果外星文明存在,而且科技水平远超人类,那么接触的结果可能并不美好。
自从射电望远镜发明以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霍金就多次提出不要主动捕捉宇宙信号,他认为外星人几乎百分之百存在。人类选择主动接触外星人,很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霍金对这种观点所做的解释,他认为宇宙非常大,地球不可能是宇宙之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同时,他表示从数学的逻辑思考,很容易想到外星人存在的合理性。倘若人类通过宇宙信号,发现了外星人,并试图跟他们建立联系,这非常危险。霍金强调,现在人类面临的挑战不再是外星人存不存在,而是外星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命形式存在。换句话说,外星人长什么样。
在科幻小说里,也的确像霍金说的那样,宇宙之中有外星人的存在。不过,存在外星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整个宇宙被严格划分成了多个文明等级。小说里地球所处的文明等级是,星河系文明。在此之上,还有超星河系定向文明、暗物质文明等,很多高出地球文明等级很多倍的顶级文明。
人类探索宇宙需警惕,盲目接触或引发灾难,文明进退应慎之又慎
事实上,在小说《太空之城》中,人们对是否对于接触外星文明也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愿意主动接触,希望继续寻找弦信号背后的外星人。也有人提出回避建议,不愿意接触,害怕承担风险。然而,不管大家吵得有多凶,也不管这串宇宙信号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最终宇宙观测中心决定,接触这串信号背后的外星文明。
当然,这一决定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把地球拖入了战争的深渊,人类惨遭星际联盟入侵,整个文明都差点被消灭。
那么回到现实之中,对于小说里出现的情节,我们有必要反思,目前人类探测到的神秘宇宙信号有没有危险呢?
就拿各国都在研究的快速射电暴来说,目前快速射电暴大多数来自银河系外;其在几毫秒内爆发的能量,相当于全球总发电量累计几百亿年的总和。
这两个特征,跟科幻小说里外星人发射的弦信号非常相似,弦信号同样来自银河系外,同样拥有巨大的能量,攻击性同样很强。
探索外星虽有风险,但利大于弊,唯有迈向星空,人类文明方能延续
那么,在有可能发生风险的情况下,人类还应该积极探索外星文明还是固步自封呢?
我的观点是,导致人类文明存亡的因素有很多,探索未知的文明当然也是其中之一。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相较于故步自封,人类主动探索,乃至接触外星文明,这对于整个地球来说,益处大于弊端。
对于人类而言,科技文明需要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和能源。至少从现在来看,地球资源是会耗尽的。唯有主动积极探索星际空间,才有可能在其他星球找到资源,以延伸人类文明的空间和时间。倘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外星人并得到他们友善地帮助,地球的科技和人类的进化也可能迎来质变。
再从历史来看,人类在几百年的进化时间里,一直都在求发展,求进步。从原始狩猎部落,到农耕时代;再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AI时代。人类文明不断演进,在广袤宇宙中逐渐由弱变强。
人类现在害怕接触地外文明,更多的是出于担忧,害怕跟科幻小说写得一样,地球遭到外星人入侵。但是这种担忧和恐惧,现在看来并非理性,而是出于感性。
因为自从航天员的脚步踏出地球的那一刻起、自从“旅行者1号”探测器携带人类文明信息进入星际空间的那一刻起,如果真的有外星人,那么地球所有的信息都让外星文明看完了,现在隐瞒恐怕为时已晚。更重要的一点是,至少截至现在,我们并没有看到地球有任何不好的迹象出现。人类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时,不妨放开手脚,或许还能找到更多惊喜。
另外,从统计学上讲,宇宙的年龄大约是在138.2亿年左右,而我们地球的年龄还不到50亿年。换句话说,在地球诞生前的100多亿年时间里,宇宙之中存在高等文明的可能性非常大。不管是科技发展还是资源拥有量,未知的高等文明可能都比地球强大。此时的人类文明或许根本就没有进入高等文明的视线之中,因为地球没有任何可以提供给高等文明的价值。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忧外星人可能入侵的情况发生。
小说聚焦科技与公平,强调情感与人性是文明持续发展的核心
最后,我们再来介绍小说的人文特色,人文价值。小说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其中突出表现在科技发展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不协调。小说里的地球科技非常发达,既拥有民用的未来科技,也包括军事战争所用的未来科技。比如“灵境”已经能让人类“起死回生”,通过意识转移实现别样的重生;再比如,AI机器人也能理解人类的情感,实现跟人类情感的共通。
然而,在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之时,地球内部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使用不上未来科技,他们仍然用过去几百年落后的方式生活。科技发展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不协调,造成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加剧。
其实,在现实社会也一样,随着当下AI产业蓬勃发展,发达国家在此轮AI热潮中赚得盆满钵满,而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在AI资源上,还是整体科技实力上,都远远落后发达国家,这就是AI造成的负面效应。
这也是这本小说通篇想要传达的一个核心思想,人类的情感不能因为科技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冷漠。
人类需要科幻,科幻是为了满足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需要所产生的。面对当下AI引领的技术变革,《太空之城·反击》打开了想象和连接未来世界的大门,或许,某一天,宇宙的更多真相被揭开后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原来《太空之城》早已帮我们徜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