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中外旅客跨境游需求旺盛,全国口岸迎来出入境高峰。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此前预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突破200万人次。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中国,感受文明古国的魅力。而对很多外国游客来说,相比于繁华的大都市,国内那些独具魅力的“宝藏小城”更让他们青睐。
在山西大同,记者就遇见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他们在这里探访古建、品尝美食。
如今的大同,正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鲜活的生活气息,成为外国游客心目中“值得专门探访”的旅行目的地之一。
宝藏小城备受外国游客青睐
自驾穿行在大同,古城与山峦在窗外一一掠过。来自罗马尼亚的朱利安已经第五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特意带上家人和朋友,向他们展示这片土地的魅力。
罗马尼亚游客 朱利安:我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的,还有我的妈妈。我想让她看看中国,因为我非常喜欢这里,也想和她分享这种体验。中国幅员辽阔,一次旅行根本看不完,所以决定把行程拆分,每次集中深度游览一个区域。
朱利安是一名建筑师,大同的古建筑深深吸引着他。此次行程中,他专程前往悬空寺,只为近距离感受这座 “悬于峭壁之上” 的建筑奇迹。
罗马尼亚游客 朱利安:看到这样一座嵌在悬崖上的建筑,我真的很好奇,古人究竟是如何在那么早的年代完成这样的工程,而且里面的装饰也很精美。
罗马尼亚游客 艾琳娜:我的膝盖现在还有点发抖,这是一次奇妙的经历。真的难以想象,1500年前的人们是如何在山上建起这样一座寺庙的。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我们想以一种不太一样的方式体验中国,多和当地人交流。
朱利安告诉记者,中国的过境免签政策让外国游客来中国旅行变得简单不少,而这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让他在行程中无需为琐事费心,旅途体验格外轻松愉快。
罗马尼亚游客 朱利安:有网络、翻译软件和在线支付工具,你几乎可以独立完成所有事。
不只是生活层面的便捷,景区的服务也处处透着贴心。在云冈石窟游客中心,支持多国语言实时翻译的设备随时可用,线上购票系统也提供英语服务,让不同国家的游客都能轻松规划行程。
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在云冈石窟、悬空寺等景区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来这里打卡大同古建的外国游客,这里他们不仅可以找到中英文自由切换的导游,还可以租用AI智慧语音讲解器,可以提供中文、英文、法语、意大利语等七国语言的讲解。
巴西游客 安德莉亚:在这里旅行很方便,即便我们不会说中文,也能获取到不少英文提示,所以很轻松。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中国了。一开始,大家可能更多知道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但现在,人们想进一步了解中国其他地方是什么样的。
住进大同古城 感受青砖灰瓦间的中国风情
很多来到大同的外国游客,都会选择住在古城墙内的民宿客栈。青砖灰瓦间,他们慢慢感受中国古城的生活节奏,从清晨到日暮,沉浸式遇见不一样的中国文化风情。
漫步大同古城,青砖灰瓦间散落着各具特色的客栈与民宿,它们不再是简单的歇脚处,更成了外国游客探索本地生活的起点。
美国游客 蒂姆:我就像住在博物馆里。我喜欢所有古老的文化,所有古老的艺术品,所有的雕刻,这里到处都是,太美了。
清晨,一碗冒着热气的羊杂粉鲜香开胃,一块刚出锅的炸油饼酥脆喷香,这些带着温度的味觉体验,成了他们对大同最直接的记忆。
客栈店长 王素峰:我们专门为住店的客人提供大同家常味的早餐,外国游客以前来住一天或者两天,现在基本上住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我们不仅想为客人提供一张床、一顿美食,更想为他们提供一个认识大同、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的窗口。
吃过早饭,到古城里随意闲逛,便能与非遗之美不期而遇。大同铜器的锤纹里,藏着匠人代代相传的巧思;传统盘扣的丝线间,织着中式美学的雅致;就连空气中飘散的醋香,都能化作可体验、可品尝的文化符号。
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走在古城里,时常可以闻到一阵阵酸味,这些酸味就来自这里大大小小的醋店,在醋文化体验馆,我们不仅可以品尝和买到不同口味的醋,还可以体验酿醋的工艺,走的时候还可以带上一杯陈醋冰激凌。
当夜幕垂下,古城的活力愈发浓烈,灯光映照下的古建美轮美奂。夜市也逐渐热闹起来,手工艺品、地方特产、创意小吃琳琅满目。街巷里的烟火、小城里的温度,正以鲜活的模样,成为世界触摸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日常的新窗口。
大同“的哥”方向盘转出“国际范儿”
随着来到大同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当地人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徐佳是大同的一名出租车司机,他手握方向盘,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自信从容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谈天说地、介绍风景。
从云冈石窟到悬空寺,从古城风貌到刀削面香,一辆出租车,成为他向世界展示大同的“移动窗口”。
从事出租车行业5年多来,徐佳不仅用镜头记录下工作中的点滴,也亲历着大同旅游的日渐火热,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慕名而来,让这座古城多了几分 “国际范儿”。
出租车司机 徐佳:从前年的时候,我觉得外国人越来越多了。大部分都是来旅游的,专门来到大同这边来看云冈石窟和悬空寺,然后游览大同古城的。
回忆起与外国游客的初次相遇,徐佳至今记得格外清晰,也是从那开始,他萌生了“用英语讲好大同故事”的念头。
出租车司机 徐佳:当时是一个下雨天,我车刚好在路边,听到有人敲后窗,我摇下车窗发现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们给我递过来一份地图,试图用中文描述,我发现中文我没听懂,我跟他说我会说英语,坐在车上面以后,我才了解到他们是来自波兰的,要来中国旅游,问他们想去哪里,他们说要去云冈石窟。
徐佳把两位波兰游客送到了目的地。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同人,他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平日里,他总爱和乘客聊聊大同的城市变迁,推荐街头巷尾最地道的刀削面馆子。而这次与波兰游客的相遇,让他猛然意识到,要把家乡的美好 “原汁原味” 地传递给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自己现有的英语水平还远远不够,于是他重新捡起放下多年的英语。
如今的徐佳能熟练用英语与外国游客交流,这小小的出租车厢,成了游客认识大同的一扇窗。
出租车司机 徐佳:出租车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每一个来到大同旅游的游客,我都会这样细心地去给他们介绍,不管是中国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我发自内心,想用我的努力去帮助更多的朋友。
(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 王阳昊 山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