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进 夏中华 通讯员李俊 刘元江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9月22日,2025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在咸宁启动,旨在弘扬诚信文化、优化消费环境,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自2005年开始,该项活动已连续开展了21年,成为推广诚信理念、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诚信环境的品牌活动。
“诚信兴商宣传月”启动仪式现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摄
协调联动,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为何连续开展21年?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弘扬诚信文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要求持续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推动形成守信践诺的良好社会风尚。
2025年,商务部、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继续联合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各地各部门按照“统一名称、统一主题、统一标识、统一时间”的原则,紧扣“诚实守信、利企惠民”主题,分行业、分领域、分地区开展14项专题宣传活动,通过遴选诚信案例、发布诚信倡议、普及信用知识等形式,大力营造“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浓厚氛围。
各部门协调联动、凝聚合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印发了多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纲领性文件,社会信用体系制度框架的“四梁八柱”基本成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集贸市场作为重点领域,推进诚信计量分类监管,研究建立集贸市场诚信计量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商务部制定了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了三年行动计划。
本次活动主题是“诚实守信、利企惠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摄
诚信之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助力经济稳中向好、消费市场持续火热。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在经济大省和中部地区均居第一。
据介绍,经过数次升级改造,我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上联国家信用平台、横通省直部门、下接市县、覆盖全省的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总枢纽”。推动数据“聚、通、用、管”重塑征信体系,探索“轻资产、宽信用、便利化”融资路径,推出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农民个人信用贷款和农村资产信用贷款。截至目前,三项信用贷款累计放款合计1001.29亿元。
本次启动仪式是首次在非省会城市举办。作为全国第二批、全省3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咸宁市坚持以制度护信、以文化育信、以实践强信,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连续22年获评湖北省“金融信用市”。“重信守诺、诚实守信之风吹遍鄂南大地,构筑起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咸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1至8月,咸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守信有价,将诚信记录转化成真金白银
诚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启动仪式上,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联合发布诚信倡议,呼吁广大企业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引领全行业诚信经营、诚信兴商。
一大批湖北老字号企业和产品亮相同步举办的金秋消费季活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摄
启动仪式现场同步举办悦见咸宁·金秋消费季活动,吸引了蔡林记、扬子江等湖北老字号和赤壁青砖茶、咸宁桂花、洪湖莲藕等地标精品前来布展。赤壁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品牌传承人卢钢亮表示,诚信兴商,不仅是老字号的本分,更是企业的未来。
“做企业首先就要做消费者放心的产品。”咸宁面里花园餐厅负责人刘慧介绍,她在城郊将一个制衣厂改造升级为一家粤式餐厅,由于坚持诚信经营理念,目前餐厅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诚信有形,守信有价。”中国银行把客户信用作为授信评价的重要因素,将诚信记录转化成真金白银。今年1至8月,普惠型信用贷款累计投放超5100亿元。2025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期间,商务部将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在10个重点省份举办“诚信兴商”银企对接活动,在全国20个主要商圈开展“信用惠民”活动,推出一批便民利企优惠措施,充分释放信用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