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关爱山川河流 建设幸福湖海”志愿服务活动主会场为何选址陕西汉中?
创始人
2025-09-23 22:29:23
0

汉江(陕西汉中市段)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嘉伟 报道

2025年9月25日,水利部“关爱山川河流 建设幸福湖海”志愿服务活动将举行,其中活动主会场放在了汉江(陕西汉中市段),全国多个地区也将在自个辖区的河湖区域设立分会场。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活动主会场放在陕西汉中绝非偶然,而是对陕西近年来在河湖保护治理、幸福河湖建设等方面卓越成效的高度认可。陕西以汉江为核心,在生态守护、制度创新、民生福祉提升等领域交出了亮眼答卷,为全国河湖治理提供了“陕西经验”。

汉江流域成为南水北调“放心水源地”

陕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水源涵养区,尤其汉中段更是核心水源地,其生态保护成效直接关系到“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国家战略落地。从数据来看,汉江在陕西境内全长652公里,汉江及支流丹江在陕流域面积达6.27万平方公里,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面积的66%,贡献了丹江口水库70%的年均入库水量,其中汉中段就承担了近三分之一的水源供给任务,且汉江出境水质持续保持Ⅱ类标准,全市优良水体占比100%,为北方亿万群众的饮水安全筑牢了“生态屏障”。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陕西汉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依托汉江流域优良的生态环境,“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在此繁衍栖息,其中朱鹮野生种群数量从1981年的7只增长至如今的9000余只,成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典范。同时,陕西汉中扎实推进汉江流域湿地保护修复,成功创建3处国家湿地公园,实施生态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等工程,全市水土保持率达81.67%,汉江流域水源涵养能力持续提升,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山清水秀、岸绿景美”的生态场景。

河湖长制构建“全域共治”新格局

陕西在河湖治理领域的制度创新,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也是活动选址的重要原因。在组织体系上,陕西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五级河湖长体系,全省1.77万名河湖长(含省级7名、市级104名、县级999名、乡级3735名、村级12862名)上岗履职,仅汉中市就有2573名河湖长、2187名护河员、132名义务监督员、140名民间河长协同发力,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

在制度保障上,陕西率先出台多项创新性政策法规。

陕西省级方面,跨省联防联治取得突破——与河南甘肃四川等省份相关市县签订40余个联防机制协议,2023年主办陕甘川三省联席会并发布《汉中宣言》,被长江委赞为“长江流域联防联治典范”。

汉中市则颁布实施陕西省首部跨区域地方性法规《汉中市汉江水质保护条例》,建立“河湖长+河湖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将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司法审判有机结合,有效破解了河湖治理中的“多头管理、协同不足”难题。同时,推广“智慧巡河”APP,建立24条河流联合河长制

这些制度创新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有章可循、有机制保障”的实践基础。

民生福祉与生态保护 “双向共赢”

陕西始终以 “群众满意” 为标尺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让治理成果惠及民生,这与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山川河流、惠及人民群众”的理念高度契合。

在防洪安全方面,汉中采取“刚性 + 柔性”结合的生态治理方式,建成汉江干支流堤防322公里,其中中心城区段堤防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一江两岸综合整治段成为全国防洪示范样板,近2年未发生有人员死亡的洪涝灾害,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安全防线”。

在民生体验方面,汉江流域已成为群众的“幸福家园”。汉中市天汉湿地公园通过“顺应自然、生态优先”的建设理念,将荒滩变为公园,打造了滩地走廊、汉水女神广场、水滴雕塑等特色景观,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文化体验的核心区域。夜晚的汉江,高楼霓虹与粼粼水波交相辉映,跨江大桥流光溢彩,音乐喷泉灿若星河,“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景成为常态。此外,陕西依托汉江生态优势,发展生物医药富硒食品、旅游康养等绿色产业,汉中生态友好型产业占GDP比重达85%,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让志愿服务活动能直观展现“人水和谐”的生动实践。

欠发达地区提供 “治水样板”

陕西汉中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却在重要流域源头保护与治理上取得显著成效,其经验具有重要的全国示范意义。面对城镇化发展中曾出现的防洪压力大、生态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汉中市通过实施汉江综合整治工程、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关停高污染企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实现了从“问题突出”到“生态标杆”的转变。

如今,汉中的治水经验已7次被水利部向全国推广,其“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为同类地区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提供了参考。水利部“关爱山川河流 建设幸福湖海”志愿服务活动选址此处,正是希望以陕西汉中为窗口,向全国展示欠发达地区河湖治理的 “成功范例”,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河湖保护,推动形成 “全民关爱、全民守护” 的良好氛围。

从生态守护的“硬成果”,到制度创新的“软实力”,再到民生福祉的“暖体验”,陕西以汉江为核心的河湖治理实践,全方位契合了水利部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题与目标。这里不仅是 “山川河流”的守护者,更是“幸福湖海”的建设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芬芳喜事》:不结婚、不生娃!... 在《芬芳喜事》中,所有故事的起点,都缘于艾四喜那场阴差阳错、将错就错的婚姻。作为坚定的独身主义者,艾...
关于单位委托书的范本 单位委托...   篇一   委托单位:___ 法定代表人:___ 职务:___单位详细地址:______   联系...
单位委托书的范本 单位委托书的...   单位经办人授权委托书   我单位 授权 (身份证号 ) 为我单位及我单位所属职工代为办理住房公积...
私人委托书的格式 私人委托书的...   私人委托书范本一   委托人: ———— 性别: —— 出生日期: ———— 身份证编号:———...
土地委托书范本 土地委托书范本...   __________:   本农户因_____________,欲将位于_____村_____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