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东亚一共5个国家,分别为中国、朝鲜半岛上的朝鲜、韩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以及从中国分离出去的蒙古。
这些国家,曾深受中国影响几千年,是中华文明圈的一员。
当然,随着近代中国的衰落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东亚国家也走上了不同的选择,甚至有些国家对于他们曾经的宗主国还颇为仇视。
但无论如何,这些国家受中国的影响是极为深的,深到就连主体民族的比例,都十分相似。
比如,中国虽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但是,主体民族汉族占据绝对优势,在90%以上。
而其他东亚四国的情况则更为夸张,日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宣称自己是单一民族国家。
虽然这一说法被日本国内的少数民族抗议,并改了称谓,但是,日本的主体民族数量依然占据了98%以上的人口比例,事实上依然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
朝鲜和韩国就更不用说了,这两个在国家和民族问题上一直走极端的半岛国家,虽然境内有不少外来打工者,但已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单一民族国家。
外蒙古倒是例外,然而,外蒙本身就是中国分离出去的,并不能代表蒙古,更何况,世界上世界上的蒙古族60%以上在中国,中国才是最能代表蒙古的国家,而外蒙古,本身就是一个列强侵略下的畸形产物。
所以,东亚各国,大都是一个主体民族占据绝对优势的国家,这确实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截然不同。
比如,民族主义起家的俄罗斯,靠着主体民族将其领土扩展成世界领土第一大国,但是,如今俄罗斯的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也只占到了其人口的77%多,虽然有优势,但并不绝对。
德国、法国、英国的国家也差不多,虽然他们也都拥有一个十分清晰的主体民族,但是,随着移民的涌入和生育率的下降,他们都面临着主体民族比例下降的困扰。
更为糟糕的是,如英国这样的国家,虽然曾一度称霸全世界数百年时间,但是,却有着相当糟糕的民族同化能力。
因此,在英国最鼎盛时期,不但让咫尺之遥的爱尔兰分离出去,甚至其本土大不列颠岛的苏格兰、威尔士等,也愈发显示出离心离德的趋势。
至于以移民为主的美国,就更不用多说了,这个建立在西方殖民者基础上的移民国家,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散装的国度。
除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之外,占据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也都差不多。比如,我们的近邻、雄心勃勃的印度,不仅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没有多大优势——只占到了印度总人口46%的比例,而且哪怕现如今,印度都没有一个被各民族掌握且认可的统一语言。
所以,这个世界的现状是,除了东亚五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其实都没有一个绝对多数的优势民族,多个民族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散装的联邦或邦联制国家,才是主流。
那为什么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国家这么特立独行呢?
这当然与中国的文化有很大关系,如今世界占据优势的是以西方国家为主的西方文明。他们的文明本身,就是建立在基督和海盗文化基础上的。
这样的国家虽然曾强盛一时,而且开启了现代工业革命,但是,他们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散装为主,对于其他民族的同化能力很弱。
其实,西方国家和民族之间差异性是很小的,小到甚至不同的语言彼此都能听懂。比如西班牙和葡萄牙,比利时和荷兰,这些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差别,甚至没有中国两个省大,但是,他们依然强调彼此独立。
而中国则截然不同,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让我们奠定了大一统的思想。
所以,纵然历史上有过分裂和割据,但是,所有中国人都会默契地承认一个现状,那就是:天下大势,久分必合,中国的未来仍是要统一的,唯一不同的是谁完成这个统一的动作而已。
因此,在我们彼此高度文化和国家认同的基础之上,中国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虽然因为地域有所差别、但是文化上却高度认同的主体民族。
而曾是中国的藩属国、被中原王朝影响了几千年的其他东亚各国,自然也是如此。
虽然近代中国的衰落,某些国家还数典忘祖,拥抱西方国家,但是,中华文明圈对他们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如今的不断崛起,重新回到我们应有位置的中华文明,必将对东亚乃至于更广范围内的国家和民族,带来更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