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吴红梅 通讯员 朱梦琦
出生于1987年的宋健,是国网衢州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业主项目经理兼环保管理专责,16年扎根电网建设一线,完成重点工程建设管理20余项,破解10余个施工技术难题,攻克环保技术难关3项。2024年,他获评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甘于无私奉献”十大基建人物。
深山筑塔破难题
7月18日,记者随宋健一起从衢城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开化境内的衢州曹门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部分)建设现场。
十多位工人在现场有序施工,每组3人在距地下4米深处实施基础掏挖,借助深基坑一体化装置配合着作业。“2个基塔坑正同步施工。”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水说,工装上的盐渍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除基础开挖外,现场工人还在实施表土剥离、截排水沟、沉淀池制作等水土保持措施。
这项工程,承载着开化县域经济发展和光伏消纳的双重使命。面对山区占比90%以上的复杂地形,宋健带领攻坚团队开创性实施“一事一控”管理模式,面对工程前期难点、堵点,逐一建档立册,带队集中攻坚办结。为使工程顺利开工,他还走访了工程建设涉及的3个乡镇19个村的350余户居民。
电网架构强筋骨
自参加工作以来,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宋健始终把电网建设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
2024年春,衢州中部220千伏电网补强工程启动。工程包含110千伏衢州变电所配电装置整体改造、衢州-赤柯220千伏线路、夏金-全旺线路增容改造等任务,及变电站老设备改造,变电站外侧线路大面积改接等繁杂工作。
宋健介绍,该项目需在带电运行的老变电站实施“心脏手术”,技术难度堪比在跳动的心脏上搭桥。“施工过程中,施工、监理、业主要层层监督把关,严格到岗到位,要彻底杜绝安全、质量风险。”他带领项目部攻坚团队反复踏勘现场,研究施工细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落实现场各项安全、质量管控措施,每天在一线施工现场调度指挥,确保工程安全、快速、平稳推进。2025年3月,工程提前竣工投产,大大提升了衢州局部电网供电可靠性。
生态复绿创样板
柯城区境内的九华山上,木荷新叶、黑麦草在铁塔下连成绿毯。望着曾经破碎的红壤山地焕发新生,宋健眼中泛起欣慰:“这些草木都是电网建设者的绿色手印。”
2023年,在九华输变电工程生态修复中,宋健牵头对接省公司相关部门,并联合省级科研单位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开发出针对红壤的“植生基质四维修复技术”,接着又研发出适配衢州地质的“土壤改良配方”,使植被恢复周期从常规的180天缩短至40天。国家水保专家评价:“这项技术破解了南方红壤区输变电工程复绿难题。”
更令人惊叹的是“植物基因库”建设。该工程共完成植被恢复面积8万余平方米,种植木荷、枫香等小乔木5000余株,现场植被恢复效果明显,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构筑了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屏障,为全省各输变电工程推广复合型植生基质土壤改良技术提供样板。该研究成果已在全省各输变电工程中全面推广,如今已成为国网浙江电力生态教育实践基地。
返程中,宋健在工作笔记本上记录:曹门220千伏输变电工程A13号排水沟设置不规范,走向需要修改;A15号施工进度偏慢,需要核实下土质情况、优化施工方法……这个是他保持16年的习惯。
从线杆上的攀登者到绿色电网的筑梦人,宋健用脚步丈量每寸土地,用匠心织就纵横山河的光明网。这或许就是新时代电力人的追光之道——既让电流在银线间奔腾,更让绿色在青山中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