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法院 | 从“强制”到“握手”,看善意执行如何化解腾退难题
创始人
2025-05-28 20:30:46
0

法不容撼,行可暖心。近日,西安碑林法院执行干警刘蓝新、书记员蔡珊珊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成功化解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他们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又为被执行人腾退争取时间,最终促成双方和解,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十年租赁起纷争,判决既成待履行

申请执行人强某与被执行人孙某因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孙某腾退其承租的三套房屋,总面积达 546 平方米,同时需支付租金、水电费、物业费 29 万余元,以及实际腾交房屋之日前的房屋占用费。由于孙某在房屋内囤积大量文物及艺术品长达十余年,腾退工作面临极大困难,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陷入僵局。

座谈协商求平衡,刚柔并济破困局

为打破执行僵局,执行干警实地勘查发现,房屋内文物数量庞大,搬运需极高专业性,若采取强制腾退,可能造成不可逆损失。经综合考量,执行干警组织强某、孙某及物业公司展开调解。调解中,干警发现孙某于判决生效后已支付部分案款,便向其释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同时耐心倾听孙某因古董搬运周期长、成本高而难以立即腾退的难处。最终,强某与孙某就未支付金额达成一致,强某同意续签一年租赁合同,孙某承诺一年内分批搬离藏品并腾退房屋。这一续租缓冲期,让孙某能有序转移珍贵藏品,规避了强制腾退导致藏品损毁的风险。

执行秉持尺度在,司法传递温度存

执行并非只有雷霆手段,更需司法智慧与为民情怀。在此次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执行中,碑林法院执行干警以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为指引,没有简单粗暴地采取强制手段,而是深入分析案件情况,在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被执行人的实际困难,最终促成和解。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重要性,它不仅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还能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未来,碑林法院将持续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不断创新执行方式方法,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传递司法温情。通过加强对执行干警的培训,提升司法智慧和为民服务意识;强化与当事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凝聚执行合力;完善执行监督机制,确保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与司法温度,让法律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作者:刘蓝新

编辑:许沥心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推门听庭+专项评议”检阅公诉...   第十评议组于4月中旬至5月底,深入四川、云南开展出庭评议工作,以“推门听庭+专项评议”方式,对两...
【环球财经】“大而美”法案恐拖... 转自:经济参考报新华财经北京7月8日电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标志着这一...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特斯拉跌...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7月8日电,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94%,纳指跌0.92%,标普50...
久久为功持续推动出庭支持公诉工...   5月,第五评议组前往上海、浙江和安徽进行出庭评议。我深刻体会到,最高检部署此次活动,旨在紧紧抓住...
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我国开展“养... 新华财经北京7月8日电 记者7月7日从民政部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