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5月21日报道,天文学家观测到一场真实的“星球大战”:一个星系用黑洞辐射作为长矛攻击另一个星系。
欧洲南方天文台(ESO)日前宣布观测到一次独特的碰撞事件,发现该事件的科学家将其称为“宇宙决斗”。
这是两个星系的碰撞场景,科学家看到的是它们110多亿年前的样子。当时它们正处于合并过程中,其中一个星系因内部超大质量黑洞喷射物质和辐射的活动,对另一个星系造成了巨大扰动。根据发现者的比喻,这就像一名战士手持强力长矛冲向对手。
虽然星系合并是常见现象,但涉及类星体的碰撞十分罕见。类星体是天文学术语,指远古星系中心拥有一个活跃的巨型黑洞(正高速吞噬物质)的天体。
1963年,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名为3C 273的奇特天体,最初它看起来像一颗恒星。但对其光线的分析揭示了截然不同的本质:这实际是一个遥远星系的明亮核心。我们用望远镜能观测到它,是因为其内部巨型黑洞吞噬气体时释放的能量。随后更多类似天体被发现,它们被统称为“类星体”,这个名称源于其“类似恒星”的外观。
类星体的特征之一是其与地球的遥远距离。在天文学中,这意味着我们观察到的是它们极其古老的样貌。我们能从很遥远的地方探测到它们,证明了其惊人的亮度,这使它们成为宇宙中能量最高的天体之一。
ESO的发现展示了110多亿年前一个类星体和另一个星系之间的碰撞过程,那时宇宙的年龄只有现在的18%。
这两个天体在相互引力作用下以每秒500公里的速度冲向彼此。这种巨大的冲击力使它们在完成一次近距离接触后又重新分离,形成一次次渐近的振荡循环,最终导致它们完全合并。
这种星系碰撞在宇宙中很常见。例如,我们的银河系在其存在过程中已合并了多个较小星系。同样,银河系正与邻近的仙女座大星系处于碰撞轨道上,这一事件将在约50亿年后发生。
然而,ESO新发现的碰撞具有独特特征,这是首次观测到涉及类星体的星系合并。
正如研究论文作者之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学者谢尔盖·巴拉舍夫所解释:“这是第一次直接观察到类星体辐射对一个普通星系内部气体结构的影响。”
事实上,天文学家检测到类星体中高速吞噬物质的超大质量黑洞所释放强大能量对另一星系造成的扰动。
具体而言,类星体辐射会驱散对方星系星云中聚集的气体——这些星云正是孕育新恒星的“摇篮”。形象地说,这是一场不对等的较量:一方将活跃黑洞作为武器,在最终合并前阻止另一方恒星的诞生。
该合并的另一后果是,两个星系间的引力互动很可能促使大量气体向类星体内部移动,持续滋养其中心的黑洞。
因此,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不仅维持了类星体的活动,还增强了它对邻近星系的破坏性影响。
这一发现得益于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阵和甚大望远镜的X-shooter仪器(两者均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高分辨率协同观测。
X-shooter能将天体光线分解为从紫外到近红外的不同波长,以识别天体物理过程留下的特征。
在广域图像中,合并中的两个星系最初只是中心的一个微小光点,但研究使用的望远镜的极高灵敏度揭示了它们的真实本质。
总之,通过所使用设备的联合观测,科学家成功地解析了先前观测中看似的单一点,从而揭示了两个星系的存在以及它们所发生的碰撞。
原标题:《天文学家观测到真实“星球大战”》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参考消息
上一篇:看看那些 “千金不换”的清代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