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姜凝)南开大学教师创业团队——该校第二批入驻天开高教科创园企业之一的天津天开瑞来有限公司,联合天开园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团队,近日推出一套集生物有机肥原位制备、生物防控、病虫草害诊断、农产品保鲜、设施农业等为一体的“科技助农技术包”,把高校智慧转化为可“打包交付”的农业技术,打造“天开园研发、南开大学赋能、县域受益”的创新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发现当地农业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农药,还包括土壤生态退化与肥力失衡、农产品产后损耗、基础设施薄弱与抗灾能力不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够等许多方面。”天津天开瑞来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凤波介绍说,其公司旨在研发以沙棘、茶等天然植物中的抑菌活性成分为主导的植物源新农药,来解决农林植物保护行业细菌病害重大瓶颈问题,其植物源抗菌生物农药新药目前正在我市蓟州区和南宁、海口、齐齐哈尔、通辽等地进行示范试验,试验过程中,该团队发现了这些县域农业的多样化需求。
为“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徐凤波组建了一支由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校内外专家、天开园涉农企业组成的专家团队,聚焦农村种植和畜牧业重大瓶颈问题及共性需求,以县域为单位,开发了一整套培训课程,即“科技助农技术包”。该技术包以“模块化组合、标准化输出、定制化适配”为核心特色,包括南开大学在世界首创的绿色植保技术及应用示范、区域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案、植保病虫害防控和农残避免超标方案、微生物有机肥制备技术及应用、果蔬高效增产和生态保鲜技术、药肥气溶胶式喷雾技术高效低成本植保方案、自然调节温度的新型寒区温室设施和应用等十余项内容,并开展对县域农业干部、种植户的培训,带领他们进行大田试验示范,以进一步带动全域开展示范和推广,为全国县域农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直接落地的“绿色植保乡村振兴南开方案”。
“我们这套技术包还会结合县域农业主产业特征进行定制化升级改造,实现‘精准滴灌’。”徐凤波表示,该技术包现已在我市蓟州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辽宁省朝阳市等地落地实施。有了这一技术包,不仅天开瑞来的生物源农药,万德漫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氯之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南开大学入驻天开园企业的气溶胶式药肥施药技术、绿色生态保鲜技术等科技成果也都能送到田间地头,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上一篇:解锁基层治理的“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