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立法,回应哪些社会关切
日前,《合肥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记者了解到,这是我省首部网格化服务管理地方性法规。
网格化管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服务群众精准化的有效载体。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网格划分不精细,基层“多格并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推进难度大,网格事务准入不严格等问题。合肥市为“小网格”立法,对这些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网格怎么建
——推动多格合一完善治理体系
这两年,立法规范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成为地方立法新实践。记者梳理发现,仅在2024年,就有浙江省宁波市、嘉兴市,河南省濮阳市,四川省泸州市等地围绕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定了相关条例。
“多地集中为‘小网格’立法,与地方立法权限调整有关。”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徐佳介绍,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根据修改后的立法法,设区的市立法权限新增了“基层治理”领域。“我们从基层网格这一小切口入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基层治理领域立法探索。”徐佳说。
坚持“小切口”立法,《合肥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共22条,不分章节,围绕网格划分、部门职责、网格化服务管理事项等方面,简化立法结构、控制条文规模、突出实施性条款比重,充分体现地方立法“小快灵”特色。
网格如何划分,关系网格化服务管理成效。对此,条例作出了细致规定。根据条例,网格分为城乡社区网格、农村网格和专属网格。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网格内向下延伸划分微网格。
不同网格规模如何把握,条例也给出了相应标准,明确城乡社区网格以居住小区或者若干楼院为单元,一般按照三百户至五百户或者一千人左右划分;农村网格以村民小组或者农村集中居住区域为单元划分;专属网格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特定管理区域为单元,按一定规模划分,实行主管部门和属地双重管理。
此前,基层网格存在分散化问题,党建、综治、民政、市容等“多网并存”,条块分割导致基层资源整合度不够,各类主体联动性不足,不利于凝聚治理合力。
对此,条例规定,网格化服务管理主管单位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党建、政法综治、民政、生态环境、城市管理、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进行统一整合。有关部门应当依托统一网格开展工作,不再另行单独划分。
能办哪些事
——建立责任体系明确网格事项
编制网格是为了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更为及时高效回应群众有关诉求。但实践中,网格职能弱化、事项泛化等问题的存在,也让网格化运行陷入“小马拉大车”困境。为网格减负赋能,合肥市条例给出了法治化方案。
“基层治理点多面广,遇到一些跨部门、跨区域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协作机制,合力推动问题解决。”徐佳介绍,为破解多头管理难题,条例明确了政府、网格化服务管理主管部门及其他联动部门职责。
根据条例,市、县(市、区)应当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领导协调机制,研究解决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市、县(市、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主管单位负责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监督管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应当明确网格化服务管理机构,加强网格员培训,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调度、联动处置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条例还对制定网格事项分级分类办理制度作出规定,要求建立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事件上报、任务交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督办评价等工作机制。
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地的网格化服务管理领导协调机制,多是由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负责,在乡镇、街道这一层面,则由网格化服务中心或综治中心负责协调解决网格事项。
网格事务准入方面,条例列出了网格化服务管理事项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依法采集、更新网格内基础信息,了解收集村民居民的意见、建议,反映群众诉求,协助办理公共事务、开展公益活动、代办公共服务事项,协助有关部门、单位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等七个方面事项。
“过去有些超出我们职责和能力的事项,有时也让网格员去办,实际上给网格增加了很大负担。”合肥市某街道一位网格员表示,条例明确了网格职责范围,为今后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
人员咋配备
——加强待遇保障突出社会共治
网格队伍建设是网格化运行的关键。关于人员配备,合肥市条例作出多项规定。
条例明确,网格应当配备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等服务管理人员。城乡社区网格的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可以由社区工作者担任;农村网格的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可以由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成员担任。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应当按照规定选聘。兼职网格员可以由本村或者社区党员、村(居)民代表、小组长、楼栋长、物业服务人员、志愿者等担任。
“我们中心目前下辖10个社区网格,49个小区网格,110个基础网格,小区网格设网格长一人,基础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目前都是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网格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顾梓妍告诉记者,配齐网格人员,才能让“微治理”释放“大能量”。
不过,有些网格却面临“有网无员”的问题。合肥市某街道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该街道共划设了80多个基础网格,但部分网格还处在“缺员”状态。“最初我们招募了部分兼职网格员,但兼职人员队伍不稳定,且缺乏相应的保障,积极性也不足。”这名工作人员表示。
对此,条例提出,鼓励支持村民居民、志愿者、社会组织,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同时,条例还明确,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障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各项待遇,根据实际给予符合条件的兼职网格员适当补助。
记者 范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