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日报
郭毅刚
按法是太极拳四正手法之一,也是四正手法的总括。其方位对应四方之西,在四季属秋,主沉降肃杀,如秋风过境,草木敛藏。在中医理论中,按法属肺,肺主气,为相傅之官,司治节,统气血,理五脏,是脏之华盖;肺主皮毛,主卫气,固表。时序意象如一天中的傍晚,夕阳漫洒,晚霞磅礴,主收敛之势,控势如山岳巍峨壮丽,万众仰瞻。
在拳法中,按法“五行”属金,金主沉降。按法有阴阳之分,阴劲沉实有力,善控敌之力,管敌之势,如湿布敷敌,使其受困被束,如铁链缠身,似泰山压顶,是太极拳沉劲之代表;阳劲能挫敌之根,断敌之劲源,劲透敌骨,意达其髓,骨裂筋折皆因按劲之所能也。按法主沉降,属金,似斧,劲沉重,意在骨。按法在各种拳法中皆有表现,有劈、砍、砸、压等技法。太极拳在其基础上又有拿、困、挫、振、透、敷、缠、裹等技法,融汇太极独有技法,拓武学之广度。
按法在太极拳中是重要的功法,它与掤法是一对技法。掤主升,按则主降,掤是东方,按是西方。通常评论人功夫深浅时皆言此人有无“东西”,就是指能否升、降。这降,一是知己功夫,就是自己沉降功夫如何;二是知人功夫,即能否将人制于根基。按法属肺,故练按法要用“双鹰沉劲”。这“双鹰”是指双肺和胸部骨骼肌肉筋膜共同发劲,称“松沉”劲,此劲沉重、速快,迅疾如雷。
按法虽重要,也应巧用。练按法应从阴经循三阴合肺行任脉归丹田。所谓“气沉丹田”乃按法要义。按、捋在四正中属阴,掤、挤在四正中属阳。练按法应用松沉劲,松为进,沉为劲源。这沉应以丹田为意向,这样才能沉而不紧,重而不僵,周身整力,一贯而出,合聚至人骨髓,从而产生太极拳皮肉松、筋骨沉之感。
按之阴是按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常见体验。其意向是四肢循阴经收入任脉,入丹田。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收的同时发劲是很难的,但它很好地完成了沉肩坠肘、气沉丹田的功夫,这种功夫是太极拳劲道中最重要的,它使内劲的生成成为现实。内劲是内脏之劲,按劲是内劲中最沉重的劲,是太极拳养生中不可缺少的练拳技能。内劲蓄在那里,那里就是意通达的路线,蓄劲的感觉均在按法中体现出来。如果松是进攻,那沉就是防守。松是生阳气之法,沉是养阴气之功。而养阴是太极拳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所谓“阳气易生,阴气难成”,说的就是按法的重要性。
按法的练习通过腹腔收缩与膈肌升降(如“气沉丹田”),促进胸腹脂肪代谢,防治代谢性疾病。按法的训练可使肺气舒畅,对慢性肺部疾病有很好的康复作用。慢而缓的按法可使呼吸肌肉放松,膈肌运动增强,在舒缓肺部紧张的同时也增加了腹部脏器血管、淋巴组织的良性运动,这也是按法可使人体整体健康的原因。所以,有很多功法都在运用气沉丹田的方法使人体健康,其基础是按法的作用,殊途同归,作用相同,但太极拳按法更简单有效,是健身的好方法。
按法在练拳中要求:下颌内收,涵胸拨背,气沉丹田,松腰胯,收胸腹,沉任脉、冲督脉,入太极,成内抱之势。求整、形合、内转虚实、外不露形是内家拳练功之常态,也是内功修为的必经之路。按法不显形是真按,劈、砍、砸、挫皆为外在表现。如内功欠佳则外功难成,练武人数年不见功者多缺乏内劲。
按法是太极拳四正手法之总结,是含蓄内敛、内外兼修的拳法。重内劲,不在外形。训练时有采天地之精华,取日月之光辉的意念。打人时深入其骨髓,透其根节,拿而后打要精准、意狠。在太极拳法中,单鞭、揽雀尾、白鹤亮翅、搂膝抝步均是按法的功夫在内,这也是太极拳立于武林前沿的根本原因。现代搏击虽借鉴按劲技法如砸肘、下劈腿,但缺乏“丹田内转”“任督循环”的内练体系,致使“快餐式训练难成真功”。按法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和捋法结合成採法,与挤法合成靠法,这两种技法是四隅之重手,但其基础是按法。练按法才能用好採法和靠法。著名花採三十六式、神靠十八式,没有按法是完成不好的。往昔均有按法高手名振武林,然而,这种技艺的重要性却令人鲜为人知。
按法应用有按之阳,其功法如:雷劈似冰雹,劲猛而速快,劲沉而势重,破坏性很强,是太极拳重手之一。现代搏击下砸拳、砸肘、砸膝、分筋挫骨等技法都是以按法为基本功法的。在推手中,按法是最重要的劲法,制约对手控人之根,使人失衡均是按法所为。
按法对应秋季肃杀之气,如《黄帝内经》言“秋三月,此谓容平”,按法之沉降恰合秋收冬藏之道。
按法可单练,也可配掤法合练,要多用意少用力,多用内劲少用外形,多运丹田少用四梢。需与步法相合、手脚齐到、上下相随。举手之中,先别阴阳、明虚实、知进退,贵舍己从人,运劲时要借力打力,顺势而为,粘黏连随运在其中,起承转合融在势里,以太极为劲源,攻无不催;以顺势为守,守无不固。雷电之击非逞能,骨断筋折非吾意,内功充盈体自安,薪火承传继往圣。
泰山之重始于顺,雷电之感源于轻,五脏得安系于肺金,气血顺畅本在按劲。一篇拙文难尽述按法之妙,一支枯笔怎描绘按法之神技。深深的呼吸带着百脉归丹田,沉沉的用意安抚着五脏人康宁。太极拳乃护身至宝,卫气盛则外邪难犯,五脏安则正气内存。
(作者为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河北省太极拳健康学会副会长兼技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