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本报记者 陈 娴
5月16日,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新办法”),其中明确规定的四个“首次”,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监管要求、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为资本市场带来一场并购重组“新礼包”。
企业可搭并购重组“快车道”
自去年9月“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并购重组明显升温。在江苏,上市公司并购事件数量、交易规模、类型均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A股江苏上市公司发布的并购重组事件达213条,其中12条属于重大重组,目的包括横向整合、资产调整、战略合作等,新兴产业成为并购重点领域。
近两年,随着A股IPO节奏放缓,不少企业通过IPO融资的计划搁浅。在这样的背景下,并购重组成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选择。
新办法创新设计的四个“首次”是对“并购六条”的进一步落地,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作出了多项突破性安排。“以前并购重组要排队几个月,现在走‘简易审核程序’,最快只需12个工作日;申报材料也减少了重复性信息披露等相关内容,监管更关注核心交易条款和风险提示;而‘分期支付机制’则为企业提供了长达4年的时间窗口,大幅减轻了企业并购资金压力,同时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全款支付后失控’的问题。”东吴证券投行委相关项目负责人说。
去年9月以来,东吴证券连续落地了深交所主板2024年首单过会的许可类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以及“并购六条”发布后首单北交所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上述项目负责人介绍,改革措施不仅简化了流程,还提高了效率,为企业提供了更多便利。新办法的出台,让并购重组更加高效和灵活,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我们相信,未来并购重组市场将迎来更多机会,成为企业融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王曙光认为,此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和松绑充分释放市场活力,通过构建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的市场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整合升级,提升私募基金参与并购的积极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并购活跃加快创投退出速度
在过去的大半年中,毅达资本合伙人、并购与企业服务事业部刘峰和团队越来越忙,几乎每天都在和上市公司谈项目。“从去年9月开始,并购重组业务明显热起来,感觉就像打开了上市公司的‘水龙头’,需求源源不断。”刘峰告诉记者,为了抓住这一波机遇,毅达资本在今年1月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全力对接市场。
IPO、股权转让和回购,是创投机构的退出主要路径。“并购六条”政策出台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受标的少、限制多因素影响,交易并不活跃。刘峰直言,新办法的推出,释放了监管层的强力支持信号,市场活跃度肉眼可见地提升,未来并购重组市场一定会更加活跃。
在新办法中,四个“首次”中的“反向挂钩”安排,目的就是为了鼓励私募基金深度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按照新办法,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限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这意味着,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并购重组后,原本需要锁仓1年的股票,现在只需锁仓半年即可出售,创投资本的流动性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创投机构而言,并购重组的活跃无疑是重大利好。毅达资本作为江苏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创投机构之一,手握数百个硬科技项目,涵盖半导体、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刘峰说:“近几年,创投市场积累了大量‘硬科技’项目,用行话来说,这些项目的技术都很‘性感’,但很多项目短期内难以达到IPO的财务门槛。并购重组为这些中小估值项目提供了新出路,创投机构能退出,上市公司能获得优质资产,三赢局面。”
他进一步分析,产业升级需求也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显著增加的原因之一,也是市场热起来的真正驱动力。“当前,很多企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快速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
硬科技强链补链与传统产业破界
在政策推动下,硬科技补链与传统产业破界,有望成为本轮并购重组的重点方向之一。“新规将进一步推进硬科技强链补链与传统产业破界。”东吴证券投行委相关项目负责人指出,目前市场的主要并购策略有三类,即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多元化并购。从硬科技强链补链的角度出发,最匹配的是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传统产业破界则更多选择多元化并购或跨行业并购,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目前,不少项目已显露趋势。例如,华海诚科以11.2亿元收购衡所华威剩余70%股权,整合环氧塑封料技术和产能。交易完成后,其年产能将突破2.5万吨,全球市占率跃居第二,显著提升国产半导体材料的竞争力。华东重机收购锐信图芯43.18%的股权,跨界进入半导体产业,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
什么样的标的更受青睐?东吴证券投行委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从近期实践来看,上市公司主动寻求的并购标的以硬科技领域为主。“我们认为并购市场未来会有三大趋势,以产业整合为主导,支持合理的跨界并购;关注优质未盈利资产,回归成长性价值发现;监管包容度进一步提升,买卖双方的交易方案更加市场化。”该负责人认为,未来成功的并购,是能够创造资本市场认同的协同价值的并购,建议关注产业链链主,更多尝试产业逻辑主导的并购。
“很多上市公司对交易标的有一个大致的画像,比如赛道、规模、团队、交易方案等。”刘峰说,实际上,硬科技公司、行业龙头或高端产业,更倾向于选择解决其产品链或供应链问题的细分赛道项目,不太考虑规模,也不贪图大规模。而传统行业内陷入瓶颈的上市公司,并购的目的更多在于市值管理,因此会选择规模偏大、产业稍好的标的。
东吴证券投行委相关项目负责人强调,无论是横向、纵向还是跨界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聚焦真实需求,关注产业协同、技术补链和场景协同。“总而言之,新政利好硬科技和传统产业升级,但企业需警惕‘为并购而并购’,并购的最终目标应是构建不可替代的产业竞争力。”
上一篇:燕赵巾帼展风采 劳模宣讲筑匠心
下一篇:招标投标“高效办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