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种出“金疙瘩” 振兴路上药香浓
创始人
2025-05-26 03:16:51
0

转自:贵州日报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佳旭 文/图

挖机轰鸣修整山路、村民麻利地切割菌材……5月23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清镇市站街镇破岩村的山林间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这里是清镇市万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的核心现场,该项目于去年10月落地清镇市,不仅标志着当地在推动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加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看,这些拇指大小的天麻是去年12月种下的,长得多壮实,再过几个月就能采收了。”在松林里的一片地垄前,项目现场负责人李强蹲下身,轻轻拨开松针,向记者展示泥土中悄然生长的天麻。他介绍,项目采用“仿野生林下种植”技术,正是模仿天麻在深山中的自然生长环境——松针保温保湿、腐木提供养分、林间散射的阳光恰到好处,这种技术不仅让天麻的品质接近野生,亩产更是达3000至8000斤,按当前的市场价估算,亩产值超8万元。目前,首批4000亩林下天麻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同时,本地培菌、育种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从外地运来的木材和木屑必须当天卸车处理,赶在最佳时机完成菌种培植。”李强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指向正在卸货的卡车。松林另一侧,露天摆放的育种袋上覆盖着厚实的松针,像是给天麻菌种披上了一层温暖的绒毯。李强说,这些育种袋需露天培育五个月才能移栽,一年后便能收获天麻。

项目的落地,离不开独特的自然禀赋。“我们有多年种植天麻的经验,在清镇市重新选址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因为这里的林地资源以及气候、土壤、海拔都非常适宜天麻种植,也希望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当地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清镇市万生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军介绍,项目总投资1.5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构建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据介绍,项目一期在明年2月前将完成2万亩中药材种植,其中,商品天麻14500亩,黄精、柴胡、白芨、重楼、黄柏等中药材5500亩;二期完成菌包厂和清洗烘干生产线的建设和专家“试验田”打造;三期将建设药膳体验馆和产品研发工作室,推动中药材从“土疙瘩”向精品化、品牌化迈进。李军信心满满地说:“我们不仅要种好药材,还要让每一株药材都‘身价倍增’。”

在运营上,项目采用“四型五统一”机制,即集约型、科技型、生态型、共享型运营模式,并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闭环产业链管理体系。同时,依托“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的四方联动模式,促进信息、技术、资源的高效流通,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李军表示,项目秉承“绿色、生态、有机”的发展理念,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充分利用林下空地和火烧迹地等闲置地块种植中药材,既盘活资源,又修复生态。同时,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将实现中药材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精细化管理。

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据介绍,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用工8000余人次,预计全年用工可达3万人次,长期务工人员月工资4000元以上。“以前,我在家种地,收入很少。现在,我在这里工作,不仅收入增加了,还能学到很多种植技术。”一位正在忙碌的村民笑着说。

除了提供就业机会外,项目还根据农户的种植意愿,免费提供技术、销售等支持,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截至目前,项目已带动清镇市站街镇林歹村、破岩村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黄柏3000亩、天麻200亩,涉及农户100余户。李军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农户参与到中药材产业中来,共同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清镇市万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的实施,是清镇市深化落实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头号工程”的具体举措,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山地高效都市农业的重要一步。清镇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卢启刚表示,项目成功落地,有效推动清镇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壮大产业结构,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未来,清镇市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绿色转型。

站在松林高处俯瞰,连片的中药材基地与苍翠群山相映成趣。村民弯腰劳作的剪影、育种袋上密布的松针……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生机与憧憬。随着天麻深埋土中悄然生长,清镇市的中药材产业正书写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篇章。

(《林间种出“金疙瘩” 振兴路上药香浓》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非遗琉璃 璀璨夺目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北京展区,古建筑元素格外引人关注。“琉璃之变”板块展...
动物们的“幸福生活”大揭秘 转自:沈阳晚报  初夏的沈阳,阳光和煦。作为沈阳热门旅游景区,沈阳森林动物园不仅是市民踏青的首选地,...
明确8种不合理收费 降低经营者... 转自:天津日报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为规范网络交易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佣金、抽成、会员费、技...
25类产业项目可获资金支持   本报记者 曹政  人形机器人、可重复使用火箭、激光雷达……这些领域的产业项目,有望获得资金支持。...
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重启(图) 转自:天津日报  据新华社南宁5月25日电(记者 黄浩铭 黄凯莹)25日,T8701次列车从南宁站驶...
北京上市公司向新而行   本报讯(记者 孙杰)476家上市公司2024年的营业收入总额为257462.43亿元,位列全国第...
“花开老北市·达人挑战赛”完美... 转自:沈阳晚报  本报讯(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记者刘洋)5月25日下午,“花开老北市·达人挑战赛...
交通大学引入AI疏导学生心理   本报讯(记者 孙奇茹)昨天是全国心理健康日,一场由北京交通大学与京东健康联合举办的心理健康文化活...
潘越:学习道德模范 行动回报社... 转自:沈阳日报  潘越,沈阳农业大学土环学院土壤学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父亲在她3岁时去世,母亲...
父亲是一束光 转自:沈阳日报  □李思怡  1952年,父亲出生于一个贫苦人家。当时中国贫苦人家不在少数,但他家算...
价值创造为本 治理优化为基 战...   近期,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船集团等多家央企密集召开控股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积极宣介公司价值...
剥离于现实的改编   □宋明海  电影《独一无二》由王沐编剧并导演,作品改编自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与美国改编版本的...
第四届“智慧杯”人工智能机器人... 转自:沈阳晚报  本报讯(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记者刘洋)5月24日,由浑南区教育局和浑南区科学技...
“古韵今风”展销活动在辽宁美术...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盖云飞)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指导,辽宁省文物总...
2025台克球世界系列赛德州站...   2025台克球世界系列赛——德州站比赛近日在德州市齐河县全民健身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来自20余个国...
罗衣捧盏时光皱 锦缎沉香岁月长 转自:沈阳晚报  沈阳首家旗袍主题咖啡馆“旗韵宫坊”5月24日正式开门迎客,“旗袍之都”正以一杯咖啡...
高楼大厦旁藏着一片开心农场   文/片 路董萌 胡玲玲 济南报道  近日,一则关于“济南汉峪金谷附近有菜园”的帖文火了。画面里,...
武磊伤病仍存隐忧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申炜)昨天,中国男足在上海浦东上汽足球场外场进行了本期集训的第2堂训...
无人机帮工人“穿针引线” 转自:天津日报  5月20日一早,伴随翼展近5米的大型载重无人机在空中隆隆飞过,无人机后拖着的一条长...
特朗普的亲家成了美国驻法大使   5月1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批准查尔斯·库什纳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这位库什纳正是美国总统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