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李思怡
1952年,父亲出生于一个贫苦人家。当时中国贫苦人家不在少数,但他家算得上非常。
他家有4个孩子,他最小,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的父亲在他3岁时就去世了,那时他还没记事,在他的记忆中并没有父亲的身影。
他脸上有一块浅黑色的疤,那是他精神不好的母亲在犯病时拿剪子扎的,好在当时被他姐看见并从母亲手里抢下他抱走,这才捡了一条命。
他小时候发烧,没有药吃,没有人管,只有年纪稍长的姐姐照顾,可毕竟是孩子,什么也不懂,还是让他落下了肺病的病根。
因为他的母亲再嫁,继父不想为他花钱,他的学历终止在小学三年级。小时候,他时常用自己举例子鼓励我刻苦学习,“念书多好啊,我当时想念都念不了,你现在不念书以后后悔就晚了”,这些话他不止一次讲过,不过有时母亲会揭他老底:“不知道是谁不愿意上学把书包埋沟里了”,他听了也不反驳,只是默默地岔开话,
母亲说,和父亲结婚时家里什么都没有,就连结婚穿的衣服都是父亲和他二哥借的。
我小时候长得好看,父亲经常带我出去走,母亲说他就是炫耀。有一次我和他走散了,他慌神了,恰好遇见了他的朋友,他说了事情原委后求朋友和他一起找,最后终于在火车站找到了我,当时我正被一个女人抱着……每次说起这件事,母亲都会忍不住埋怨父亲几句,父亲也不说话,只是看着我笑,后来我也有了孩子,他便看着我的孩子笑……
有了我以后,父亲更是努力地赚钱养家。说来也奇怪,虽然只有小学三年级的学历,但是上到电线电器、下到桌椅板凳不管是什么他都会修。
后来,我结婚了,也有了孩子,他又为我的孩子攒钱。他对我的孩子们都很好,从来没打过、骂过,孩子说要星星他都恨不得给摘下来。他对我也很好,但没好到这种程度,他打过我也骂过我,但我不怪他,他只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一个父亲而已。
父亲他脾气很犟,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我的脾气随他。两个人都犟,却经常犟不到一个点上,谁也不服谁,也没少吵架。
后来他身体越来越不好,家里的事他也很少插手。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有那么依赖他,遇到什么事拿不定主意,我会问他、修什么东西修不明白也会问他……好像有他在,什么都不用担心,他就像一束光,即便只是在那什么也不做,也会莫名地让人感到安心。
去年冬天,他病倒了。不过,他拒绝去医院,只肯在家里接受治疗。自他生病后,我白天上班,晚上为了方便照顾他便和他睡一个屋。有一天晚上他告诉我明天别去上班了,我明白他的意思,他害怕自己白天挺不过去吓到孩子。他让我回自己房间睡觉,怕自己整宿整宿地咳嗽耽误我休息。
他的身体终于没有熬过岁月,当他的咳嗽不似往常有力,就连输液的药水滴得也慢了许多时,我知道他大抵是熬不过去了。家里的气氛沉重,他费力地和我们说,“没事,我年前没事……”他一直到最后一刻都意识清醒,什么都知道。
按照他之前的嘱咐,他的后事我办得还算顺利,就是不知他是否满意……
我站在他人生的终点,回看他一路的曲折,风雪占满了他的一生,他最终也没能见到他想见的山河。
他走后,我们的生活依旧,只是我常常在夜晚想起他,我才发现人真的很奇怪,他在的时候,我们经常吵,到现在我想起来的只有他的好。后来我又有好多好多问题想问他,可他却把所有的答案带进了小小的盒子里,逆着光走进了时光里。
上一篇: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重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