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农商行(002958.SZ)披露,该行两股东持有的9000万股股份将被司法拍卖。此次司法拍卖与曾经在该行股权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巴龙系”相关。
公告显示,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将于2025年5月26日10时至5月27日10时在京东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公开拍卖巴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龙集团”)持有的3000万股青农商行股份,占青农商行总股本的0.54%,同时公开拍卖巴龙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龙建设”)持有的6000万股青农商行股份,占青农商行总股本的1.08%,拍卖原因均为“债务问题”。截至公告披露日,巴龙集团及巴龙建设合计持有青农商行5%以下的股份。
巴龙集团2022年下半年遭遇流动性危机。2023年,陷入债务问题的巴龙集团及巴龙建设所持青农商行股份开始被拍卖。天眼查显示,巴龙集团成立于1998年,所处行业为“纺织服装、服饰业”,2023年以来共收到191条限制消费令,还有22条被执行人记录,被执行总金额20963.93万元。
据青农商行此前披露,截至2022年末,巴龙集团和巴龙建设还合计持有青农商行7.20%的股份。2023年5月以来,青农商行已发布七份关于股东股份将被司法拍卖的提示性公告,均涉及巴龙集团、巴龙建设。此前一次公告发布于2024年5月30日晚间,青农商行披露,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将于2024年6月24日10时至2024年6月25日10时止(延时除外)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京东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公开拍卖巴龙集团持有的3000万股、巴龙建设持有的6000万股。
随着被动减持逐步推进,“巴龙系”对青农商行的影响逐渐消散,不过投资者对此依然颇为敏感。在今年4月29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问“公司股价为何如此低迷?和巴龙集团情况不妙有关吗?”青农商行回应称,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巴龙集团及巴龙建设合计持有该行股份不足5%,且不再派出董事、监事,已不再是该行主要股东。商业银行二级市场股价受宏观经济、行业特征、政策以及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该行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经营管理业绩,强化风险及内控管理,重视股东回报,做好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推动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提升,积极有效地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
Wind数据显示,青农商行股价于去年9月18日触及2.32元/股的历史低点后逐渐回暖,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0%,当前总市值接近1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