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全国总工会
苏州建立工会干部服务职工联系基层常态化机制
一本“工情周记”,让职工心声“被听见”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总工会印发《苏州市劳模工匠学历提升学费全额报销实施办法(试行)》。新政策将惠及全市近2000名劳模工匠。“这项政策能够这么快出台,真是没想到。”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李永告诉记者。
原来,这项新政的出台,与李永也有关系。政策出台两周前,苏州市总工会主要负责同志来到昆山,和一线职工面对面交流座谈。李永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许多劳模工匠技术过硬,但学历成为职业晋升的隐形门槛。希望工会建立学历提升经费保障机制,让技能人才轻装上阵再出发。”
令李永惊喜的是,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采纳。新出台的实施办法明确,苏州市级以上劳模工匠和县级劳动模范在职期间参加国家认可的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高起专、专升本学历提升,并取得相应毕业证书的,全额报销学费。
“不仅是这项政策让我惊喜,更让我高兴的是,我们一线职工的心声能够被听见、被重视!”李永说。
面对面交谈
为了让更多一线职工的心声“被听见”,苏州市总于2024年10月开展工会干部常态化服务职工联系基层工作,提出各级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者结合走访慰问、工会活动、职代会、班组例会等工作,经常性与职工面对面谈心谈话,每周交流至少1次,并记录“工情周记”,及时了解掌握职工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个人想法意愿,以及职工对本单位或上级工会工作的意见建议等。
针对访谈内容,苏州市总提出“三见三谈”,即“见一线职工谈思想教育、见基层实际谈工作创新、见问题难题谈具体指导”,让职工群众“天天见”、工会干部“周周谈”,主动倾听职工心声、了解职工想法,为基层职工群众答疑解惑,推动全市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的创新,增强工会干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的意识,提高综合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情周记
这项工作自启动以来,苏州全市各级工会干部已累计记录“工情周记”15万余篇,收集职工需求问题1950条,解决问题1753条,解决率达90%。
“我们在调研谈心中了解到,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强度大,早出晚归是工作常态,他们日均工作时间较长,无暇顾及身体健康,也不愿意拿出整块时间去医院做体检。”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主要负责同志说,发现这个问题后,工会着手推出了“爱心门诊”项目,将每周二定为“健康日”,当日下午为劳动者提供血压、胆固醇等7项健康指标的快速检测服务,并建立了“骑手健康档案”。
今年,苏州市总已向工会驿站投放躺椅1208把,覆盖驿站超400个。
爱心门诊
“通过这种常态化联系机制,能够更方便地和职工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心声、诉求,做起工会工作更加有的放矢。”苏州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主要负责同志认为。
在今年的走访调研中,许多劳模工匠所在企业都有发布“劳模工匠助企服务清单”的意愿,希望有机会参与工会搭建的服务交流平台,拓宽产业“朋友圈”。于是,“举办助企服务沙龙”写进了“工情周记”笔记本上。前不久,沙龙顺利举办,现场发布苏州市百项劳模工匠助企服务清单,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助企服务沙龙
根据苏州市总印发的《关于开展工会干部常态化服务职工联系基层的工作方案》,每年8月为工会“集中访谈月”,全市各级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者将开展一次集中访谈行动,深入基层与职工交流,听意见建议、听困难需求。
“这项工作是‘百日万名青年职工大访谈’活动的延续和拓展。”苏州市总工会主要负责同志介绍,2024年5月,苏州市总启动“百日万名青年职工大访谈”活动,全市各级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者深入班组、车间开展大访谈,累计访谈青年职工4万余人,帮助职工解决各类需求,活动反响热烈。接下来,苏州市总将以“工情周记”为纽带,深入基层一线,倾听职工心声,把每一份诉求都转化为提升职工幸福感的实际行动,真正将工会干部的“足迹圈”转化为职工群众的“幸福圈”。
下一篇:云南省推介云南数字影视产业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