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达成90天关税减免协议,美国采购商加紧“囤货”,中国出货潮涌现,美线海运热度上升。
贸易追踪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中美互降关税政策实施10多天以来,在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已飙升近300%。
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已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这几天也迎来了美线出货高峰。今天进出上海洋山港的美线船舶达到10艘次,较五月中旬增长了一倍多。在洋山港的盛东码头,为缓解最近中美航线运力紧张所投入的一艘“加班”船,中远海运巴拿马籍波士顿轮,刚刚完成了2600个标准集装箱的装卸任务,正在准备解缆起航。
为了保障船舶快进快出,洋山边检站每天开展船情研判分析,叠加通关便利措施,提高船舶通关效率。洋山边检站执勤二队一级警长顾冉表示,洋山边检站对停靠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船舶一次办结入出境手续,对国内港口移泊的船舶免办手续,并通过叠加运用“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等便利举措,减少环节手续。
而一家国际物流一站式订舱平台周末依然开工,业务团队在得知船公司“加班”船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客户订舱。虽然“一箱难求”的爆舱情况有所缓解,但平台预定量依然火爆。订舱平台美加线业务专员少华表示,后续由于加班船和调配的船只会越来越多,舱位情况会越来越好,客户基本上都已订到6月中旬的船。
出货潮涌现,海运价格随之水涨船高。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23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分别为每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3275美元和4284美元,分别较5月9日当周,也就是中美关税调整前,大涨39.5%、28.5%。
达飞、地中海航运等已经发出了6月份的涨价函,计划从6月1日起每40英尺的大柜最高加收2000美元的旺季附加费,重回6000美元/40英尺的价格水平,两周内运费上升156%。
美加航线专家雷磊分析认为,目前的市场行情是运力与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之前很多船公司把运力转移到欧线或者是拉美线路上,运力逐步回归需要时间,因此较高运价水平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船公司以及货主对运价上涨其实有所预期,因此还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业内人士表示,对海运而言,其运输周期占据到了这次中美90天关税减免政策窗口期的一半。所以预计未来两到三周,“压抑货量”爆发性增长仍将持续,中国始发货量的激增,将在6月底迎来高峰。
看看新闻记者: 沈春琛 叶真于
编辑: 周缇
责编: 张蕴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