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5月24日电 5月23日,以“科技金融赋能气候变革 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第四届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分会场在北京举行。亚洲开发银行原气候变化首席专家、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吕学都认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技术创新与系统支撑,当前低碳技术产业化仍面临转化挑战。他强调,需通过政策环境优化、市场机制完善、金融创新突破和社会共识凝聚的协同作用,加速技术商业化应用和规模化推广。
政策环境优化方面,吕学都指出,构建支持低碳技术研发和投资的政策环境至关重要。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深入推进,针对减排量价值实现体系等关键领域的政策框架与配套标准体系需进一步健全,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和发展保障。
市场机制完善方面,吕学都表示,完善市场接纳机制将有效促进低碳技术发展。通过将低碳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配套完善激励政策,同时优化市场运营机制,可持续提升低碳技术市场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体系。
金融创新突破方面,吕学都强调,建立长效融资机制是推动低碳技术发展的关键。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可通过探索碳资产交易与抵质押机制等创新方式拓宽资金渠道;同时依托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开发专项保险产品,逐步构建市场化风险分担体系。
社会共识凝聚方面,吕学都表示,低碳转型不仅需要技术和政策支撑,还需要将低碳理念融入教育、文创、体育等民生领域。通过借助公众人物的示范效应推广绿色生活方式,逐步培育绿色消费文化,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低碳发展生态,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创造有利环境。
结合自身几十年实践经验,吕学都认为,系统体系支撑是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的核心要素。由其参与指导建设的“碳Live”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工具开发等功能模块,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共享服务。该平台通过构建技术对接服务机制,为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低碳技术投资提供了市场化支持路径。
本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Hehson财经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