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行前,旅客们往往会做攻略,权衡费用、时间与个人兴趣来设计行程,力求满足自身多重需求。在高性价比的探索下,“中转式旅游”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何为中转式旅游?举个例子:一位旅客从重庆出发去香港,选择先坐高铁到泸州再飞珠海,最终抵达香港。尽管中转行程比直飞多了2个小时,可是省了不少钱,加上泸州机场报销二等座的高铁票、提供接驳大巴,还可以免费体验渝昆高铁、港珠澳大桥。这种将原本直达行程拆成多段,用时间换取更低成本和更丰富体验的旅行方式,就是“中转式旅游”。
为什么选中转?首先直达票价格较高,预算有限的旅客要精打细算;其次热门航班在高峰期可能买不到;最后一些中小城市尚未开通直达航班,旅客没有直达机票可买。
对旅客而言,选择中转式旅游有时是无奈之举,但也确实节省了开支、降低了出行成本。对价格敏感度高、时间弹性大的年轻旅客而言,选择中转便是选择了红利:一方面,通过比价平台优先选择冷门中转站的低价舱位;另一方面,主动发掘航空公司中转福利,体验免费住宿与美食。不少年轻旅客甚至成为“中转玩家”,在转机间隙点个外卖品尝城市味道,如果等待时间较长,还能去景点打个卡,虽然看起来耗时费力,但多玩的边际效用超过了时间的边际成本。
中转票价取决于航线热度、航空公司策略与OTA平台(在线旅行机构)三方博弈。享受中转红利、真正“薅到羊毛”,确实得做足功课。不同于点对点打卡的传统式旅游,中转式旅游对行程设计和时间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旅客既要算准时间规划好“空空转运”或者“空铁转运”,保障顺利换乘,还要计算好如何利用转机间隙享受旅行。
为了接住中转式旅游红利,一些城市作了有益探索。比如:武汉天河机场联合文旅部门推出中转一日游服务,中转旅客凭登机牌可免费预约湖北省博物馆、黄鹤楼等景区;西安机场推出“中转签证+城市文化体验卡”,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国旅客可凭中转机票免费游览兵马俑、大唐不夜城等景点。通过延长停留时间、扩大活动范围及优化流程等措施,让更多旅客感受到中转站也有值得停留的风景。对城市而言,中转式旅游也有效带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
此外,如果中转地生态宜居、景点多多,家庭出行或通常考虑直飞航班的中老年旅客,或许还会选择进行48个小时以上的深度停留。换言之,赋予旅行更多自主性与创造性的中转式旅游,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也适合其他旅游群体。
端午假期在即,出行前我们不妨多看一眼中转选项,或许可以收获一段意外的愉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