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美国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干?背后有着怎样的动机?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突然发布禁令,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要求目前在校的近6800名外国留学生72小时内要么转学,要么失去合法逗留在美国的身份。哈佛大学则迅速告上法庭,指控特朗普政府“违法违宪”,破坏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原则。
目前特朗普对哈佛大学招收国际生的禁令已经被联邦法院“临时驳回”,但另一方面,特朗普显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哈佛。
事实上,特朗普和哈佛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早在第一任期,特朗普就攻击哈佛“反美”,将这所高校渲染为“滋生政治正确的温床”。
2025年再次上台以来,特朗普领导的新一届美国政府累计冻结了哈佛约26亿美元的联邦科研经费,同时还有超过60亿美元正在接受政治审查。特朗普明确喊话要求哈佛必须作出改变,声称校园内的国际生素质低下,“连2+2都不会计算”,同时还是“麻烦制造者”。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指控哈佛拒绝按照要求上报留学生信息,在涉及“反美、反犹以及支持恐怖主义”等方面的管理上严重失职,要求哈佛取消多元化招生项目,并就“是否支持以色列”等政治立场作出明确表态。
但实际上,这场风波并非单纯的行政执法或校园管理争议,而是美国社会右翼和左翼在教育与文化治理领域长期对峙的最新延伸,简单而言,就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扩大化。路透社在24日的报道中就写道,特朗普试图强迫向来强调独立性的精英高校“与他的政治议程保持一致”。
直新闻:我们该如何解读基于哈佛大学风波的美国意识形态斗争扩大化?特朗普将手伸进校园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哈佛风波不仅关乎单个大学的命运,更是对美国精英教育体制和全球开放理念背弃的一个警示。长期以来,美国高校以包容性和自由著称,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士来此学习、研究,成为美国软实力的重要支柱。而如今,大学已成了政治斗争的前沿阵地。
一边是以特朗普为代表的“美国优先”MAGA右翼保守势力,视顶尖大学为左翼意识形态的温床,要求夺回大学,让美国大学“忠于美国价值”;另一边是坚持传统开放精神和学术自治的自由派阵营,强烈抵制特朗普共和党人的保守主义和国家主义叙事。
而通过冻结经费、吊销招收国际生资格,特朗普试图以“财政鞭子+身份审查”双管齐下,将美国高校和学术界从支持左翼民主党的“蓝色堡垒”变为替右翼共和党发声的“红色桥头堡”。特朗普的国际生封杀禁令,正是他“文化内战”系列操作的一环。在右翼舆论场中,从“反犹”到“逆向歧视白人”,美国大学被渲染成左翼意识形态的“万恶之源”,必须得到“管控和纠正”。
但在左翼看来,这是将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向右归拢”。有美媒就写道,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学校的打压,这是对一个思想体系的清算。如果说冷战初期的“麦卡锡主义”曾让好莱坞导演和新闻编辑陷入寒蝉效应,那么2025年的这场“高教风暴”,则将成为美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前的一场浩劫。
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的真实目标,或许不只是哈佛,而是在更大的范围通过给哈佛开刀“立规矩”,重塑美国全社会的文化秩序。这一趋势的背后,是美国社会日益激烈的价值撕裂,是“真理”与“忠诚”之争——忠于宪法,还是忠于共和党?忠于开放,还是忠于保守?这是特朗普与哈佛的政府-学府之争,更是整个美国未来道路抉择的斗争。
当哈佛不再是哈佛,美国也将不再是美国。那座自诩为照亮世界的灯塔,最终只投下了自我沉沦的阴影。
作者丨张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