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智元机器人上海总部
继腾讯之后,京东入股这家估值150亿元“稚晖君”联合创立的公司,以加速布局“具身智能”。
5月24日消息,工商信息显示,智元机器人主体“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近期完成新一轮融资,新增股东主体包括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京东科技),上海具身智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本(金)从8045.8万元,增至8263.67万元。
据笔者了解,这是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的一部分,除了上述两个股东外,上汽旗下的尚欣资本、TCL等老股东追投。
京东科技集团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以技术为产业服务的业务子集团,刘强东任京东科技董事长,公司融合原京东数科及云与AI基础技术业务板块,致力于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各类客户提供全价值链的技术性产品与解决方案。
因此,此次布局是京东集团今年3月确认加速具身智能赛道布局以来,首次对外投资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
据悉,智元机器人是国内知名机器人企业,隶属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成立当年就跻身“独角兽”行列。公司CEO邓泰华是华为公司原副总裁、计算产品线原总裁;公司联合创始人是知名科技圈KOL稚晖君(本名:彭志辉)。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由桑蓬(上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担任大股东,持股28.83%,后者由彭志辉(稚晖君)持股13.79%。
融资方面,2024年,智元完成6笔A轮融资。而今年以来,智元机器人公司开始推进B轮融资。此前3月24日,智元完成第一笔B序列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是腾讯在本轮具身智能浪潮中首次出手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并且智元还以150亿元的估值寻求新一轮融资。
此次投资方之一的上海具身智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即上海具身智能基金,于今年4月由上海国投公司与浦东新区联合发起成立,由上海国资母基金、浦东创投、张江集团共同担任基石出资人,依托张江机器人谷,聚焦具身智能本体、核心零部件、泛机器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基金的目标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首期募集资金达5.6亿元。
业务方面,智元旗下设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分别由王闯、姚卯青、魏强担任总裁。其中,王闯是前大疆Livo激光雷达负责人,姚卯青是前蔚来工程总监,灵犀产品线此前由“稚晖君”彭志辉暂代,如今一位在智能硬件领域拥有约20年从业经历的老兵魏强加入智元,担任灵犀总裁职位。
截至目前,姚卯青、魏强已经与笔者进行了交流。
魏强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应用到文娱等场景时,同质化问题严重,基本上只能通过遥控操作,完成挥手、握手等简单的动作,容易使用户丧失新鲜感,为持续吸引眼球,厂商可以不断迭代升级人形机器人的展示技能,目前尚难以判断文娱商演、展览讲解这几类场景的市场“天花板”高低。因此,人形机器人需要在交互、运动控制以及作业这三个维度上面不断迭代,这将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环境。
今年5月,智元机器人宣布旗下灵犀X2自即日起正式开启合作伙伴招募,实现机器人商业化。据介绍,这款身高约1.3米的机器人的价格范围在10万-40万之间。今年下半年,灵犀X2能够实现规模化出货,后续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产能,预计到2026年底可达数千台的出货规模。
魏强透露,灵犀D1四足机器狗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发布,针对教育场景和家庭场景。
除了灵犀,远征机器人所在的通用事业部,负责研发双足人形机器人,适用于工业、营销客服、展厅讲解等场景;精灵产品线则聚焦于轮式人形机器人,旗下产品为精灵G1,可用于具身智能数据采集;灵犀部门推出的机器人,包括双足灵犀X系列、四足机器狗D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5月23日消息称,据招聘平台显示,智元正在招聘证券事务主管,职责协助推进IPO时间表及执行方案等。随后,智元方面回应称这是“储备岗位”。据公开资料,“储备岗位”是企业为应对未来业务发展而提前设立的一种职位,而截至发稿前,相关岗位招聘信息已下架。
有分析称,这意味着智元可能计划推进IPO上市时间表及执行方案,但智元尚未进行股权变更,因此智元IPO时间点仍有一段距离。
笔者了解到,另一家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可能正规划IPO上市事宜。今年4月,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被到访的港媒问及是否有赴港IPO上市的计划时,王兴兴表态称“后续有可能,不确定”。他表示,宇树科技一直有开拓全球市场,在香港亦有经营业务,各方面合作机会多。
针对京东投资具身智能赛道,京东科技人工智能(AI)相关负责人曾对笔者表示,京东云持续深耕大模型技术并大力推进在产业应用的落地。在团队看来,发展通用人工智能(AGI)有三个方向要走:第一是大语言模型;第二是多模态,大模型必须具有视觉能力,未来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延伸向嗅觉、触觉;第三是走向“具身智能”,包括机器人、机械臂、无人车等,让AGI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数字人是多模态的代表,走到物理世界,我们也一直在推动这方面的研究。随着硬件制造愈加成熟,软件即智能模型会成为(机器人)领域越来越重要的差异化和竞争能力,最后智能机器人领域,京东主要聚焦于机器人和大模型的深度结合,以及新应用场景的探索,包括世界模型、深度推理模型等,最终将机器人希望做到可执行、可操作的‘具身智能’,无论是机器人、车,还是机器狗,都是如此。”上述负责人表示。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下一篇:太牛了!“莎头”组合,三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