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豇豆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主要特色蔬菜,具有喜温、耐热的特性,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和耐储藏等优点备受大众喜爱。豇豆在我国南北方广泛种植,尤其在海南、广西、广东、云南和福建等热区省份,豇豆是冬春季主栽作物和乡村振兴富民产业。热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使得病虫害多发重发,防控压力非常大,种植户往往提高用药频率和用药量,造成了豇豆农药残留容易超标和抗药性增强。豇豆农药残留是长期以来困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是农业农村部重点监管对象,急需通过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并降低农药残留。
中国热科院生物所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部豇豆农残治理重点工作,创新性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和推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自2020年起,中国热科院生物所连续5年承担省部级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重点使用微生物技术(绿僵菌、白僵菌、木霉菌、芽孢杆菌等)、理化诱控技术(防虫网物理阻隔、黄蓝板+信息素诱杀害虫、蓟马抑制素等)、科学用药等技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开展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试验和示范工作,在海南、广西、山东等省区的12个市县豇豆主产区,联合当地农技和植保部门共建省部示范点15个,开展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800亩以上,同时加大对使用豇豆绿色防控技术的培训力度,给广大种植户树立绿色种植的理念。示范区露天种植豇豆在产量稳定的基础上,化学农药使用减量30%以上;防虫网棚等保护地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减量50%以上,豇豆延长采收期1至2个月产量增长30%,亩增收18%。示范区豇豆病虫害防治率达85%,检测合格率100%。示范效果显著,得到省部级领导、同行专家和广大种植户的充分肯定。
在大量试验和示范的基础上,中国热科院生物所牵头组织院内外单位,研究制定了2个行业标准(豇豆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NY/T4023-2021、蔬菜地防虫网应用技术规程NY/T4449-2023)、1个海南省地方标准(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豇豆DB46T596-2023)和1个标准体系(海南省豇豆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获得正式发布。上述标准自正式发布以来,得到农业农村部和多个豇豆主产省区的大力推广,经农技推广部门和植保部门统计,标准规程累计在海南、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和山东等豇豆主产省区推广65万亩以上,覆盖全国适宜推广面积的36%以上,标准规程有效促进了全国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化实施和豇豆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国豇豆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有效解决了豇豆农药残留容易超标的问题。
目前,中国热科院生物所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农技、植保部门积极申报入选省区主推技术,积极争取项目合作支持,通过“标准引领+技术示范+田间课堂+推广应用”的模式,进一步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在豇豆上的推广应用,为解决豇豆农药残留问题继续发力,保护大众餐桌上的安全。(记者 陈燕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