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 邹永勤
2025年5月23日,在第十二届富国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表示,中美两国的供应链交织互补,两国经济很难脱钩。
何伟文称,早在特朗普首任美国总统期间便曾对中国实施一篮子关税政策,这些政策也确实一度导致中国对美出口数据于2019年出现下降(下降幅度为12.50%),但从2020年第二季度起,这个出口数据就出现企稳回升态势,当年全年达到4518.1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90%。
“对美出口数据的这一回升势头在2021和2022年得到持续,并在2022年创下了5817.8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比加征关税前的2018年高出了21.60%。”何伟文认为,以此看,美国的关税政策带来的中国对美出口下行仅仅是短暂性现象。
到了拜登任职美国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对我国并没有新增关税政策,但采取了对高科技封禁和限制的手段,即俗称的“小院高墙”政策。“从数据来看,这个‘小院高墙’的杀伤力明显比关税政策更大。”何伟文介绍称,从2022年第三季度起我国对美出口数据再次下降,并于2023年下降到5002.90亿美元,这一数据比2022年的5817.80亿美元下降了13.15%。
他同时强调称,即使“小院高墙”的杀伤力更大,但其带来的中国对美出口数据的下降也是短暂的,因为从2023年第三季度起,这个出口数据又开始回升了,并在2024年12月当月达到488.30亿美元,折年率约为5859.60亿美元,比历史最高的2022年超出0.70%。
在何伟文看来,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中美两国紧密而复杂的供应链交织互补,使两国经济很难脱钩。
他同时表示,虽然中美经济深度互补,供应链交织决定“脱钩”不可行,但由于美国对中国产品和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超过特朗普团队认知,导致了特朗普弄出了“对等关税”这一闹剧。如果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很有可能让1930年关税法的历史重演,结果无论是对美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均将是一个灾难。
对于市场关注的美国关税风险相关问题,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亦在上述论坛上表示,中美经贸深度绑定,决定了“无损脱钩”不可行。另外,由于中国政策储备充足,金融市场波动率将低于经济数据波动。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则强调称,抢出口以及工业生产的韧性是中国经济当前的短期确定性抓手,在中长期视角下,货币政策有望优先发力,通过释放流动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他同时认为,在当前大环境之下,资管行业最佳的应对策略是“中美对抗可关注红利,中美合作可关注科技”。
富国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陈杰亦持同样观点。他表示,美国发起关税战存在逻辑硬伤,不构成A股中长期主要矛盾。A股市场正经历从“存量经济”向“新模式”的转型,2025年一季度盈利增速由负转正,标志着持续四年的下行周期终结,“新模式”下的盈利回升周期已经启动。
(作者 邹永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