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硕
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突破之下,一个新兴的消费领域正在兴起,那就是AI机器宠物,它使得宠物的形态有了更多可能性,使得整个市场外延大幅扩展。
智能宠物有着和萌宠相似的外观,靠人工智能和人互动,提供陪伴的同时还情绪价值拉满,成为许多爱宠人士的新选择。它们不需要喂饭、铲屎,也不会生病和搞破坏。相较于传统的猫狗等宠物,AI宠物显然更加简单。
这类AI宠物越来越流行,也反映在了全球消费科技展会风向标的CES展上。今年年初的CES2025展会上,AI机器宠物成为展会上的热点,从会“撒娇求抱抱”的Ropet,到“摇头晃脑装害羞”的Mirumi,再到模仿真实宠物行为的仿生机器宠物Jennie,都火爆出圈。更有甚者,现在还出现了基于AI算法的宠物识别拍摄工具,被设计成玩具小车形状的摄像头,可自主采集原始宠物素材,智能匹配音乐,完成拍摄—剪辑—成片,满足了宠主社交平台的分享需求。
事实上,电子宠物或者电子玩具不是新物种,很多人都玩过,过去的电子玩具,比如电子狗、电子猫等可以进行简单的移动,发出叫声,或是播放歌曲等。随着近些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越来越广,AI对玩具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包括应用到电子宠物产品中。通过现在的大语言模型、大数据模型,AI宠物可以塑造出独特的个性,还能和人类进行交流、互动和对话,人工智能为AI宠物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AI宠物为何受关注?有玩家指出,从总体来看,相比于猫、狗,AI宠物允许人们在降低投入成本的前提下,获得相对简易的情感陪伴。可以说相当于猫、狗等生物宠物的“平替”。这里所指的成本不仅是购买成本,更多是指照顾生物宠物时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可能会面临的麻烦,比如定时遛狗、喂食、处理掉毛、应对过敏等。
另外,AI宠物赛道火热,和宠物经济大行其道关系密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电子宠物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800亿元,2024年,这一行业规模已经增长到3500亿元。
随着应用场景的扩展,未来,电子宠物将向陪伴机器人进化,这一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根据预测,全球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会从2023年的75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9年的3043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高达25.56%。
下一篇:活力少年 乐动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