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近3万元买420瓶清洁剂 多地老年人陷入“上门清洁陷阱”
创始人
2025-05-24 11:01:25
0

有人登门免费清洁油烟机,你会心动吗?先别急着答应,这背后可能藏着消费陷阱。近日,总台中国之声接到多位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称,家中老人遭遇“上门免费清洗”骗局,花3万块钱买了400多瓶清洁剂,如果一个月用一瓶要用35年。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骗局近期在多地频发,不法分子瞄准老年群体,打着“厂家直销”“免费服务”旗号,利用老年人的同情心将价值仅几块钱的清洁剂卖出上百元,不少老年人被推销人员以情感绑架、虚假宣传等手段诱导,购入远超实际需求的清洁剂。“上门清洁陷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83岁的孙女士家住北京市西城区。上个月,两位自称是清洁剂厂家工作人员的年轻女子敲响了她家的门,称正在开展入户清洗油烟机活动,可以免费清洗油烟机。油烟机确实需要清洗了,孙女士同意她们进来看看。

记者注意到客厅墙面上有两块显眼的补丁状白块。孙女士说,两名推销员看到墙面的陈年污渍,二话不说就开始演示擦墙,并劝他们买清洁剂擦墙。老两口行动都不太方便,完全没有办法做墙面清洁,本想婉拒,但对方却称,完不成推销任务将会被辞退。

孙女士称:“推销人员说阿姨你们买吧,她没完成任务,买了就完成任务了,她完不成推销任务就要辞退她。我们一想这年轻的孩子没有工作了吃什么喝什么,那就买吧。”

一听孙女士要买,这两名推销人员连忙表示,一箱起卖,一箱30瓶3000元,现在有优惠活动,第二箱半价。就这样,原本只想买两瓶试试看的孙女士花4500元买了60瓶。

孙女士的子女得知此事后质疑清洁剂单价明显虚高,怀疑老人被骗了。此后,老人尝试联系退货却被告知“批发产品不退不换”。一番沟通下来,推销员最终松口帮忙转卖,但至今没有兑现承诺。

记者在孙女士家中看到,两箱未拆封的清洁剂仍存放在卧室床底。记者随机拆封了一瓶测试,发现喷头已经损坏,无法正常使用。包装信息显示,该清洁剂的产品名称为“家居多用清洁剂”,产品品牌为“某某某好太太”,每瓶500毫升,主要成分为去离子水、进口表面活性剂、渗透剂、溶剂等,可用于油烟机、微波炉、烤箱、灶台等的油污清洁。

记者在黑猫投诉上搜索发现,陷入“上门清洗”圈套的不止孙女士一家。巧合的是,他们收到的清洁剂都是“某某某好太太”家居多用清洁剂。

推销人员通常打着上门免费清洁名义,清扫过程中就开始推荐这款产品,面对老年人,他们通常打“苦情牌”,用“业绩有压力”“生活有困难”等话术博得老人同情。在这个过程中,推销人员往往利用老年人反应慢、对产品实际用量缺乏清晰认知的特点,通过虚构远超正常生活需求的使用场景,误导老年人陷入“囤货式”消费陷阱,从而大量卖货。

北京的周女士告诉我们,她父亲去年7月份花费29940元买的14箱420瓶清洁剂到现在连一瓶都没用完。

周女士说:“一男一女两个推销员上门说给免费擦油烟机,擦完油烟机之后就跟老人推销说这个清洁剂特别好,让老人买了14箱,一箱30瓶。他们当时跟老人说的理由是,打扫一次房间就得用30瓶。”

而面对年轻人,推销人员则会转换战术。深圳的周先生今年3月份花15000块钱买了8箱“某某某好太太”家居多用清洁剂。他告诉记者,上门清洗后,推销人员会着重强调产品功效强、市场前景好,推荐他代理产品。

周先生称:“他们派了另一个人过来,说是宝安区的区域经理,跟我虚假承诺了很多东西,推荐我去做代理,买5箱送3箱。并说买了之后不需要自己发朋友圈,也不需要推广,就把货囤在家里等公司派单就可以。他说5月份的时候,公司订单量会很多,怕我到时候忙不过来。给我一种这个东西很好卖的感觉。”

实际上,周先生不仅没有等来所谓“公司派单”,进入5月,给他放货的所谓“区域经理”也已经联系不上。

记者发现,周先生与孙女士购买的清洁剂都是由广州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尽管推销人员在推销时都以该公司员工名义开展活动,但他们也没有和周先生与孙女士签销售或代理合同。

记者以深圳消费者身份致电产品包装上的服务热线,对方表示,公司没有销售部门,这些推销人员不是公司工作人员,而是从公司批量采购产品的经销商。

据了解,该公司这款清洁剂起订量1000箱,单瓶清洁剂的拿货成本在12元左右。而这些清洁剂到了推销人员手里,则会被翻七八倍卖给消费者。

实际上,多地已经披露类似骗局。近期,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公安分局发布“紧急预警”称,不法分子以“免费保洁服务”为诱饵实施高价推销,辖区已有多名老人蒙受经济损失。

此外,今年5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以老年群体为主要作案目标的刑事案件。办案法官表示,该案中犯罪分子以免费保洁为诱饵,以老年人作为主要作案对象,低价买入清洁剂后,通过虚构身份、情感诱导等手段进而高价推销,属于典型的诈骗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老年人的,属于酌情从严惩处情节。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如果完全通过虚构事实的方式非法获利,这种行为可能会涉嫌诈骗,针对的群体可能又是老年人这些特殊的弱势群体,因此它的性质是相对比较恶劣的。所以市场监管、包括公安部门要形成联合打击力量,坚决查处这种行为,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提醒消费者,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和服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模型厂商“智能体大战”升级:...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从为自己点一杯咖啡到让客户快递顺利下单,...
国联安黄欣圆桌论道:Deeps...   5月24日,由Hehson财经主办的2025基金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隆重启幕。大会汇聚学术界顶尖...
迪士尼真人动画,触底反弹 文 | 犀牛娱乐 小福编辑 | 朴芳“半只脚踏进棺材”的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居然又被救回来了。北美本土...
外媒:联合国称特朗普批南非言论... 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 据法新社5月23日报道,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认为,特朗普总统指控南...
“两新”政策效应显现 有效激发...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各地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以来,通过优化流程、扩大范围、完善配套,...
一座动物园,“出圈”客自来(提... 模特身着品牌潮服,踩着动感节拍,一场时装秀,引来上百名观众。“太特别了!谁能想到这里不是秀场而是动物...
非遗主题夜市正式开放 潘家园变... 【非遗主题夜市正式开放 #潘家园变身年轻人潮流聚集地#】最近,随着周六非遗主题夜市的正式开放,潘家园...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蓝色光标(300058.SZ);浙文互联(600986.SH)...
董明珠回应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 2025.05.24本文字数:3336,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作者 | 第一财经 王珍 郑栩彤5月23日...
49岁舒淇再回戛纳,时隔20年... 5月23日,“舒淇再回戛纳状态依旧在线”的词条,冲上热搜。当地时间22日,第7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
外媒:中国变cool了,原因在...   近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为何变酷了”的文章,称中国的国际形象不仅在过去3年...
到2030年美国LNG将占据全...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到2030年,美国LNG出口量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扩大至30%,届时将超过1.7亿...
“流动少年宫公益专列”开进校园 转自:草原云在5·25全国心理健康日和全国科技活动周来临之际,5月23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青少年宫2...
惠及居民数万人次,浦东金杨打出... 转自:上观新闻以“全民健身活力金杨”为主题,浦东金杨新村街道第七届体育节今天启幕。首日即迎来2025...
180余名大咖云集共谋“美丽”...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4日讯 5月的青岛天蓝海碧,山清水秀。5月24日上午,“美丽中国百人论坛”...
汉城华侨小学师生参访中国驻韩国...   中国侨网首尔5月24日电 (记者 刘旭)23日,韩国汉城华侨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及教师一行50余人走...
北运河下游新发现大量蚌科生物种...   本报讯(记者孙云柯)近日,通州区举办了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
“突眼”的源头在颈部?专家提示... 来源:新华社 眼球突出、眼睑退缩甚至压迫视神经——有一种“鼓睛暴眼”的病,源头竟在颈部的甲状腺。“5...
稳产增产显担当 乡村振兴立新功...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5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
【侠客岛】一起细读这份中央文件 来源:海外网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本条例出台是12年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