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娜)近年来,新区正阳路街道紧紧扭住“铜川大樱桃”这一特色产业和金字招牌,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努力为加速建设彰显秦风铜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紧盯产业发展,稳面积、调结构,聚要素、促融合。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整理和流转力度,辖区内大樱桃种植面积突破9000亩,樱桃产量突破7500吨。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蔡育良教授团队,联合开展种苗攻关、品质提升、肥水管理等技术试验,新建樱桃苗木繁育基地10亩,积极培育蜜露、德樱、睿德等新优品种。举行科技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仪式,与市农科所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乡村振兴科创成果示范基地和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在已建成的20座集体设施大棚的基础上,落实普惠金融政策带动群众设施化改造,协调金融机构授信近2000万元,涉及果农85户。启动樱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仓储、分选、物流、加工、服务“五链同构”。在推动樱桃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同时,积极发展羊肚菌、城郊露营、休闲采摘等新的业态,持续提升产业融合水平。
紧盯乡村建设,优空间、补短板,美环境、促增收。坚持规划引领,完成陈坪村村庄发展规划,启动鱼池村村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合理科学统筹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空间。积极争取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完成陈坪村12.41公里生产道路改造提升,实施袁家村入村主干道及排水渠改造工程和鱼池村巷道混凝土路面铺设工程,改造农村户厕1090座,切实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统筹美丽乡村、巷道、庭院“三美联建”,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街道转运+统一处理”,组织人居环境整治活动258余次。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张家大院、刘河小巷等一批农家乐火热出圈,努力绘就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新图景。
紧盯乡村治理,抓党建、优服务,强治理、促振兴。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比武打擂”活动,培育村级强雁1人、雏雁5人,设立党员先锋岗69个,在乡村治理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村“两委”干部及第一书记业务技能培训10余次,有效提升农村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水平。不断织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调解“四调联动”,最大限度地把风险矛盾化解在基层。全方位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评选表彰“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五好家庭”等典型人物40人(户),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公共事务和乡风文明,努力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