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服务号
医院的饭菜不合胃口
家属送饭又太折腾
特别是对于生病住院的患者来说
一碗“家的味道”
常常能带来抵御病痛的力量
"呲啦——"
葱姜蒜下锅爆香,切丝的包菜在铁锅里翻腾跳跃,来自山西的张女士正专注地翻炒着儿子最爱的家常菜,案板上还摆着即将下锅的土豆片牛肉和西红柿炒鸡蛋。
“孩子刚上高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化疗期间更要补充营养。他总说只有妈妈做的饭才有‘通关力量’。”说着她红了眼眶——16岁的儿子因纵膈巨大淋巴瘤包块被紧急送医,包块压迫气管引发窒息性呼吸,血管受压形成血栓,让这个家庭瞬间坠入深渊。
“患者入院时情况非常危急,纵膈有一个非常大的包块,气管和血管都被挤压偏移,病理报告显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血液一科主任黄斯勇回忆道,“经过多学科会诊,我们采用VDLP方案进行诱导化疗,配合靶向治疗,三天后呼吸困难明显缓解,一个疗程后病灶明显缩小。”
他特别强调,这类血液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尤其需要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像家属自制的清蒸鱼、包菜、西红柿炒鸡蛋、杂粮粥,既能保证营养密度,又能通过对食欲的满足感来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这恰恰是医疗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心药’”。
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的爱心厨房,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一方小天地,天南海北的乡味在沸腾:
湖北来的妈妈正守着电磁炉,莲藕排骨汤“噗噜噗噜”地吐着泡泡;
隔壁操作台前,四川爷爷的电磁炉调到中火,薄切土豆片在刷了层薄油的平底锅上渐渐卷边。“撒点花椒粉提香就够咯”,他夹起一片金黄的“锅巴土豆”说,“孙女就爱吃这个,说比水煮菜有灵魂”;
东北大姐从消毒柜里取出医院备好的不锈钢汤锅,接满水按亮电磁炉,从冰箱里取出鲜面条,“老李化疗后嘴里发苦,非得吃口面条、喝口热乎面汤才舒坦。”
……
这里没有山珍海味,却盛满了最踏实的温情。
爱心厨房配备了全套餐具,每天为有需求的患者及家属免费提供热米饭、鲜面条、挂面、及各类新鲜蔬菜。自2022年10月启用至今,两间爱心厨房已迎接超10万人次家属,平均每天为100多个家庭节省餐饮支出,炖煮过天南海北的乡味。
特别提醒:
1.开设爱心厨房适用对象为我院家庭经济困难且需长期住院的患者、肿瘤患者、和特殊饮食需求的患者。
2.凡经过住院科室护士长确认符合爱心厨房适用人群的并经过预约的方可使用。患者预约成功后持护士长签字住院证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并在爱心厨房填写《爱心厨房使用登记表》登记后加工膳食。
预约时间:09:00-17:00,预约流程如下:
①搜索进入“佑君健”小程序
②到相对应院区的爱心厨房
③选择对应的时间段加购后结算(每个时间段为15人,满员后将无法预约)
④在收货地址处填写科室信息等后点击去下单结算(整个过程免费),预约即完成
愿每个与病魔交手的家庭,都能在烟火升腾中,找到继续战斗的勇气。
文字:亚军 排版:栋迎
(转自: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