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科技赋能,邯郸文旅花样上新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丹丹
文化旅游遇到数字技术,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借助VR、AR技术,游客能与成语故事主人公展开跨时空对话,响堂山石窟在虚拟现实中让游客近距离欣赏精妙的雕刻,赵王城遗址在虚拟场景里重现昔日繁华……在数字化浪潮中,文化旅游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正成为行业发展新引擎,一场奇妙的文旅变革正在邯郸上演。
5月18日上午,在位于邯郸道赵王阁4楼的成语文化AI体验馆中,随着身着战国袍工作人员的引导,来自山西长治的游客刘元康带着儿子乐乐来到藏书阁。进入实景区后,每位游客通过抽签被赋予一个古代人物角色,通过在每个密室获取任务线索,大家齐心协力完成“成语拼图”等层层机关后,才能一同进入VR项目体验区,开始一场时长约25分钟的穿越之旅。
“‘五一’假期期间爸爸就带我来体验过一次,有趣、好玩,还能学到很多成语知识。”乐乐对记者说,这里的国潮风和科技范儿深深地吸引着他。
与数字人“邯丹丹”游邯郸、通过AI创作成语漫画、来一杯咖啡机器人制作的成语拉花咖啡、尝一尝AI糖画机器人的“成语糖画”……在成语文化AI体验馆,邯郸成语已从传统的纸笔形式跃升至数字云端,走在了流量时代的前沿。
踏入响堂山石窟数字响堂展厅,一场科技与文化的奇妙邂逅率先上演。这里采用全球领先的VR大空间定位系统,以厘米级精准追踪技术,打破传统VR空间局限,支持多人在数百平方米场地内自由探索虚拟北齐洞窟,游客从看景变成了“入景”。
来自天津的游客周女士兴奋地说:“太不可思议了!我第一次在虚拟世界里触摸到北齐佛像,还能和AI角色探讨科技与历史,这种体验太震撼了!”
“我们采用了AR+VR的形式,让游客戴上VR眼镜,身临其境地体验响堂山石窟的魅力。”响堂山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响堂山石窟还积极对石窟本体和流失海外的文物进行数字化数据采集和整理。目前,已经有6件流失海外近百年的造像和造像残件成功完成3D打印。
VR方兴未艾,新一代的MR技术也初露雏形。近日,在赵王城遗址公园,记者看到一些游客头戴MR眼镜行走,他们正在体验数字化赵王城项目。
来自石家庄的游客刘嘉伦对记者说,他登上公园准备的无人驾驶车,佩戴上MR眼镜的一瞬间好像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古时的赵国王城之中。
“赵国之先”“赵国史诗”“王气黯收”“赵都古韵”“王城沧桑”……赵王城遗址公园博展馆MR项目以“梦回赵王城 MR数字游”为主题,以MR技术融合现实场景,游客可扮演一名探险家,通过MR眼镜在赵王城MR遗址数字博物馆进行探索,数字导览员一路引导并陪伴,让游客与古人对话,了解重要文物、重要事件、赵王城遗址的历史价值,探寻赵文化瑰宝。
同步打造的历史长卷MR混合现实数字遗址公园项目,则全面复原赵王城的历史建筑、宫城风貌、生活场景、文化特色以及重要历史事件,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互动性的文化体验,进一步加深游客对赵文化的理解。(摘自《邯郸日报》)
上一篇:保定:垃圾山变身生态绿丘
下一篇:清风正气歌丨一场阳光下的公开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