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保定:垃圾山变身生态绿丘
保定日报记者 郝子帅 王艳娇 通讯员 郝长鸿
微风拂过,纯白野花在暖阳下肆意绽放,三五只鸟儿结伴掠过,一幅生态美景映入眼帘。
5月20日,保定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服务中心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全面竣工。这座覆盖面积15.96万平方米的垃圾填埋场2001年投入使用,主要处理主城区生活垃圾,2017年完成使命。如今,经过封场治理、生态修复等系统性工程,垃圾山裸土层被覆盖上防渗膜与营养土层,耐旱植被在此扎根生长。
据介绍,2024年12月,随着最后一层覆土覆盖完毕,这座承载了城市17年生活垃圾处理任务的填埋场正式完成生态封场工程。通过堆体整形、终场覆盖、填埋气体收集系统、雨水收集导排、渗滤液导排系统、生态修复系统等全链条施工,构建起集污染防控、资源循环、生态重塑于一体的立体防护网,实现填埋气体100%收集处理、渗滤液全封闭导排处理的环境治理目标。
如今,封场顶部一片绿色。44个沼气收集井如精密的“地下触手”,将管道延伸至防渗层下5米深处,持续捕获垃圾降解产生的沼气,通过专用管网输送至场边的“火炬”焚烧装置,使可燃气体充分燃烧,杜绝安全隐患。
“5月份正值封场景观最美时节,蝶蜂飞舞,还有喜鹊等鸟类在这里安家筑巢。”保定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伟说,“当前,填埋场内沼气还未完全排清,堆体沉降未完成,还有坍塌隐患。中心计划待堆体进入稳定期后,该区域作为生态游园对市民开放。”
从“灰色伤疤”到“生态绿丘”,这场“生态逆袭”不仅重塑城市地貌景观,更彰显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城市发展交出一份亮眼的生态答卷。(摘自《保定日报》)
上一篇:校长亲自干食堂,比外包难太多了?
下一篇:科技赋能,邯郸文旅花样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