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附属育新中学八(4)班 李孟泽
“在无穷无尽的工作日里,忧伤就是节日,闹火灾就是逗乐;在一无所有的脸上,连伤痕也是点缀……”这哪里是一个孩童所生活的环境,倒更像是一座充斥着荒诞与苦难的地狱。家庭暴力、酗酒斗殴充斥在阿廖沙的身边,我仿佛能感受到阿廖沙内心的恐惧和无助,也更让我为他的坚强所折服。整部《童年》中,高尔基的笔触犹如锋利的匕首,精准而深刻地划破了沙俄时代底层社会的面纱。
在艰苦的环境中,阿廖沙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普希金的诗集宛如一道曙光,照亮了阿廖沙灰暗的人生。书籍成了他心中不灭的灯塔,指引他奋力反抗暴力、勇敢保护母亲、无私帮助邻居。在他持之以恒的努力下,离开外祖父家时,他终于能够主动割裂原生环境,成长为坚强自信、勇敢正直的人。
在染坊那片深不见底的“人性沼泽”中,阿廖沙以知识作为坚固的小舟,以不懈的努力作为有力的双桨,在暴力与堕落的夹缝中,艰难却坚定地开辟出一条通往光明与希望的上行之路。他如同一只在黑暗中挣扎的小鸟,通过坚定不移的奋斗与拼搏,终于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飞翔。阿廖沙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不仅改变他的人生,更寄托了高尔基对当时俄国底层民众从蒙昧走向觉醒的深切希望。
对比阿廖沙,我现在的环境要好太多太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逐梦求知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我要以阿廖沙为榜样,不管前路多么坎坷,都要不惧险阻,坚定不移地构筑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下一篇:冷峻司法与文明温度的精致对话